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保險業不要自廢武功
| 2003.03.01 (月刊)

在高預定利率保單停售風暫歇之後,許多保險業務員大嘆,不知再下來保險怎麼賣。同樣的道理,許多保險業者也正摸索著下一步怎麼走。

或許因為看準了理財人人關心,如何賺錢也遠比如何省錢更容易吸引人注意,壽險業越來越難忘情於在投資理財這一個領域可以挖掘的商機。因此不論從保單的設計或廣告策略的走向,都可以看到,有些保險與理財或投資的分野日漸模糊。

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壽險業在預定利率調降的速度,跟不上資金運用的報酬率的大環境中,開創了一條康莊大道,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很多保險越來越不像保險,而最不像保險的這個部分,甚至還是某些保險公司在廣告或行銷時,最重要的訴求。

如果不像保險的這個部分,正是其他金融商品所欠缺的,或其他投資工具無法提供的,那麼保險業找到這個機會點,當然是可喜可賀的突破;但若這個對保險業或保險商品而言是「創新」的部分,卻是其他金融機構的本業,那麼這條看似遍地黃金的路,卻可能讓保險業沉溺其中,終至自廢武功而不自知。

保險的基本功能——保障,其實正是保險到目前為止,尚無其他金融商品可以取代的部分,當然也是未來相當時間內,民眾之所以需要保險最重要的理由。保險之所以被定位為損失危險的轉嫁,與純危險的管理工具,就是因為保險提供了其他任何投資工具所欠缺的——為民眾承擔損失的功能。至於節稅或儲蓄、投資等理財功能,充其量只是某些保險的附帶價值。本末倒置的推廣保險,既使保險的本質被扭曲,也讓保險在諸多理財工具之間黯然失色。

強調多功能的產品,短期內或許會獲得一些喜歡嘗鮮的消費者青睞,因而帶來一定的買氣,但是當產品的附加功能無法符合消費者的預期時,民眾還是會回歸到分別購買的習性。例如,最近廣告打得頗為密集的附帶數位照相的手機,必然會有一定的愛好者,但是我們相信,很多人就算有了它,還是需要另備數位相機,或者經過一段時間,民眾可能會發現,自己之所以需要買隻手機,是因為自己需要的就是手機;如果自己需要數位相機,那麼也只有數位相機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

一種想要兼具兩種功能於一身的產品,往往很難突破一加一小於二的宿命。同樣的道理,兼具投資與保險功能的保險,也會面臨類似的考驗。保險就是保險,投資最多也是附帶的功能,不會有人買了投資型保單,就不再做其他投資。保險商品的設計當然必須多樣化,民眾才有較多選擇的機會,但是保險業者本身對保險這個本業,卻不能稍有鬆懈,更不宜忘了保險就是保險,只有堅守保險的核心價值,在與金融業這個可敬的對手分分合合的競爭之際,保險業才能依然立於不敗之地。

 

 

 

 




編輯推薦
財產保險
蘇力侵台 農損逾4億  
受到蘇力颱風強風豪雨影響,台灣農業損失高達4億61萬餘元,其中農產損失3.69億元、畜產損失3...
財產保險
<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有車就有風險 就要保險?
台灣的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從八十七年開辦,到今(111)年年底就要滿25週年,【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
市場訊息
中國輸出入銀行:全力金融支援 世紀鋼緬甸歡樂收割 響應政府新南向政策 美事再添一樁
為積極配合政府政策,協助我國企業前進新南向市場,輸出入銀行(以下稱該行)甫於本(106)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