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九十年度壽險業拜躉繳保單及保單停賣效應所賜,整體新契約保費收入強勢成長二十二.五%後,去年又創下近十年來難得一見的亮麗成績——新契約保費收入突破二千億元大關,達二千六百三十四億元,較前年成長了四十九.五%,總保費收入則達八千八百九十二億元的歷史新高,較前年也成長了二十二%。各險種保費的比重,人壽保險保費收入為六千九百九十六億元,佔總保費收入的七十八.七%,仍為佔率最高的險種。
其中本國八家老壽險公司,新契約成長率較九十年成長了約五成五,市佔率也提升了二.四%,是近幾年來難得一見的正成長,其最大原因應來自於國泰人壽「金好意養老保險」躉繳保費四百餘億元的貢獻;而本國新壽險公司連續兩年業績大幅躍進,新契約保費收入繼八十九年突破二百億元後,去年更一舉突破五百億元大關,較九十年成長了近六成八;至於外商公司雖然去年新契約保費收入亦成長了一成四,但在本土新舊公司亮麗的表現下,似乎略顯落寞,市場佔率也下降了四.四%。
總保費收入方面,去年不但首度衝破八千億元關卡,而且幾達九千億元大關,亦即不分晝夜壽險業每個小時平均進帳一億餘元保費,較九十年同期成長了二成二,其中本國老壽險公司市場佔率持續緩步下降,新壽險公司及外商公司市場佔率則持續提升。
綜觀本國新舊壽險公司新契約保費收入,去年在成長率及市場佔率上可說是大有斬獲,但是在總保費收入上卻不若新契約保費收入亮麗;反觀外商公司總保費收入卻較新契約表現亮麗,此應為本國壽險公司去年大賣傳統型躉繳保單,以致於總保費收入成長幅度不如新契約所致。
躉繳件、投資型保單貢獻多
以個別公司的新契約保費收入而言,前三名仍與往年一樣,依序為國泰、南山及新光人壽,國泰人壽去年新契約保費收入破天荒地達到八百四十五億元,較前年成長了一.二五倍,市場佔率一下子提升了十%,佔整個業界的三分之一強,主要為「金好意養老險」四百餘億及「金富貴一一○養老保險」一百餘億的貢獻,總保費收入市場佔率仍維持住三成的水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國泰人壽去年花費鉅資實施「展業優勢US行動專案」,加上金控成立後各子公司員工交叉行銷的需要,使其業務人員登錄人數淨增九千餘人,總登錄人數達八萬一千九百餘人。
南山人壽新契約保費收入較九十年小幅衰退,但總保費收入仍持續成長,市場佔率已與新光人壽拉大差距,去年南山人壽因投資債券獲利加上責任準備金沖回,獲利達百億以上,可以說是最會賺錢的保險公司。至於新光人壽去年可說是負面消息不斷,新契約保費收入在上半年可說是慘不忍睹,但下半年其業務人員首創以餐會型態來銷售保險,並將「新富貴」商品包裝改以投資理財為訴求,全省舉辦OPP商品特賣會,吸引了不少有閒錢的客戶,新光人壽去年在公司經營面不佳且堅持不以躉繳保險來強力吸金的情況下,仍可在下半年穩住陣腳,可見其稍具「草根性」的業務員是有相當強的生命力。
另外保誠人壽因外勤部隊持續擴編,加上領先同業推出的U-Link投資型保單,保費收入已達十九億元,佔其新契約保費收入的二成四,其投資型保單保費收入在同業間雖未排名第一,但累積近四萬五千件的有效保單,保單數市佔率約為五成八,市場件數排名已穩坐如山。台灣人壽與中國人壽去年因躉繳商品熱賣,「黃金歲月養老保險」為台壽帶進了七成的業績,「新永福養老保險」也為中壽吸金將近五成,中國人壽去年首度超越ING安泰人壽,新契約市佔率從第十名躍進至第五名,台灣人壽也重回前十大,排名第七。至於國華人壽因財務問題仍持續不斷的喧擾,不僅業務人員數持續遞減,新契約保費收入也連年衰退,市場佔率已落在十名之後了。
新八家市佔率逐漸加大
在新壽險公司方面,富邦人壽因集團成立金控,獲得銀行、證券、投信等通路的大力協助,發揮了整合的綜效,去年約有三成的保費貢獻來自於其他金控成員,據內部人員表示,預計今年金控交叉行銷比率將可提升至四成三。而富邦人壽去年三月所推出的「吉利保本投資連結型壽險」狂賣三十餘億,成為業界投資型商品保費收入排名第一,加上躉繳保費挹注五十五億元的收入,使其新契約保費收入成長超過一倍,市場佔率排名第四,與搶佔「新八家」龍頭的三商美邦人壽已拉大了距離。
統一安聯與宏泰人壽去年業務員人數雖然小幅縮減,但在銀行保代及經代人通路的鼎力協助下,躉繳型商品狂賣,使其躉繳型保費收入佔所收保費的八成左右,新契約成長率分居業界一、三名。幸福人壽躉繳型保費收入佔其所收保費比率幾達九成,業界第一,雖其躉繳型商品年年熱賣,但在各家公司搶佔躉繳市場的情況下,其成長率已不復往年亮麗。國寶人壽近年來將行銷通路主力放在經代人系統上,但因各家公司搶佔經代行銷體系,加上本身所屬業務員因去年「生前契約」熱賣,使其新契約收入衰退了五成四,是去年新契約衰退幅度最大的公司。
外商公司較勁意味濃
去年外商保險公司雖然成長幅度不若本國公司,但成長一倍以上的保險公司仍有四家之多,國際紐約人壽去年業績還是「照例」成長了一倍,排名第八,較前年推進了一名。ING安泰人壽去年逆勢操作,在所有公司中獨樹一格,不僅強力執行新的承攬僱傭制度,訴求「業務員專職化、去兼職」的目標,讓業務人員數連兩年負成長,而且不隨波逐流,堅持不以躉繳型商品搶佔市場,對投資型商品亦興趣不高,故新契約衰退了近三成,頗有回歸保險基本面(B2B)的味道。
全球人壽自合併全美人壽及安盛國衛以後,積極擴展銀行保代及經代人通路,新契約較前年成長一倍;蘇黎世人壽因同樣原因,業績也呈倍數成長。美國人壽則自前年開始以電話行銷為主力,已連兩年業績呈倍數成長。
綜觀去年因利率不斷走低,而引爆的躉繳保單銷售風潮,獲利最大的應是銀行業,但卻是壽險業者心中的痛,優於銀行定存保證利率的六年期及十年期定期養老險,去年使許多定存者,將銀行的定存轉至保險公司,銀行因可避免濫頭寸過多,加上還有額外的佣金收入,想當然必是極力配合、奮力表現,但壽險業者不但需提供保戶優於銀行的保證利率,而且有額外的人力成本、佣金支出,去年壽險業真可謂是「贏了面子、輸了裡子」!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富易達保經: 20周年創富有成 恆久卓越 以「專業」、「信賴」奠定百年大業基石富易達保險經紀人創立於2004年,是台灣前十大保險經紀人公司之一,深耕財富傳承、退休理財、高齡醫療保... | 財經時勢 2017前11月團體年金 賣近4億
有愈來愈多企業為員工購買團體保險,統計顯示,去(2017)年前11月團體年金... | 財產保險 不問有無過失 強制車險賠得快
五月七日下午國道五號雪山隧道,發生通車六年來最嚴重的火燒車意外,造成兩人死亡、二十多人輕重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