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訊息
國健署:國人平均每天有47人罹患大腸癌 定期篩檢 及時鏡檢 腸保健康
資料來源:國健署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2.09.02 (新聞)

長達十多年,大腸癌位居癌症發生人數的第一位,根據108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癌發生人數為17,302人,平均每天有47人罹患大腸癌,而國人平均每13人就有1人,終其一生可能罹患大腸癌。有鑑於大腸癌好發年齡為50歲以上的族群,國民健康署針對年滿50歲至未滿75歲之民眾,補助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科學實證研究顯示,定期接受篩檢,可有效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及減少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

「腸」保安康  一採「便」知道
大腸癌早期並未有明顯症狀,糞便潛血檢查目的就在民眾尚未出現臨床病兆前,找出可能腸道病變或罹患大腸癌之高風險族群,以及早治療。本土研究指出,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現異常者,平均每2人有1人有息肉、每20人有1人罹患大腸癌,且相較於一般族群罹患大腸癌風險高20至30倍。因此,國民健康署呼籲符合篩檢資格的民眾要定期接受篩檢,如篩檢結果為異常者,也務必配合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才能及早揪出潛藏在大腸的息肉及癌症,並及時阻斷癌前病變及癌症的進展。

未及時鏡檢,死亡風險增加6成4!
根據實證資料顯示,篩檢結果若為異常而未及時接受大腸鏡檢查,死亡風險將增加6成4!若超過一年以上才接受大腸鏡檢查,罹患大腸癌風險更達2.8倍。因此,民眾除了定期接受篩檢,篩檢結果若呈現異常,建議於6個月內接受大腸鏡檢查,以確定大腸腸道內的狀況。大腸癌是國人常見癌症,其早期診療的5年存活率可達9成以上,若到了第4期,5年存活率則不到2成,因此,及時確診才能把握治療黃金期。

掌握「二多二少」美食技巧,才能「腸」相廝守
「多蔬果」:挑選當季新鮮、顏色豐富且富含纖維的蔬菜,如:花椰菜、杏鮑菇、洋蔥、甜椒等,可以促進腸胃蠕動與增加飽食感。

「多運動」: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21%–25%的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建議中秋連假期間,茶餘飯後散步兼賞月,不僅能運動消耗熱量及促進體內的新陳代謝速率,還能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少紅肉」:國際癌症總署指出:每天攝取超過50克(約1.33兩)的加工肉品或100克(約2.66兩)的紅肉(豬、羊、牛)會增加17% 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少燒烤」: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指出,在高溫下燒烤的肉片或產生的肉汁,滴到火裡產生火焰及煙霧時,會形成致癌物質–多環芳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隨之附著於食物的表面。因此,為了身體的健康,應盡量減少燒烤食物的攝取。倘若偶爾想滿足口腹之慾,需要掌握4項原則,包含「少醬料、少奶油、去肉皮及去焦黑」等技巧,美食與健康都可以兼顧。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重要新聞》2025年06月24日
健保署:健保守護弱勢兒少不缺席 助未成年繳納健保費 ...
調查&排名
2013保險龍鳳獎 30家金控、保險業獲獎
由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舉辦的第二屆「保險龍鳳獎」,29日下午於喜來登飯店隆重舉行。這個獎項主...
市場動態
<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預告>用心愛你「所愛」 寵物的健康才有「保險」
貓狗常見的疾病有哪些?會有哪些症狀?把把麻麻如何及早發現?如何治療?可能產生的治療費用有哪些?市售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