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業務員之所以會被許多人認為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原因在於行銷的過程中,免不了要遭遇到客戶的拒絕。
尤其是對以抽象的保障與無形的服務為主要商品的壽險業務員來說,更是如此。
隨著時代、市場環境的變遷,壽險業務員行銷時常遇到的拒絕問題跟以往有什麼不同?而客戶拒絕問題的處理方法是否也應和以前不一樣?
本期的「頂尖高手秘笈」特別邀請了四位壽險資歷豐富的市場戰將,從他們的經驗分享當中,提供寶貴的意見與看法。
拒絕是成交的開始
在壽險業已有十多年行銷經驗的幸福人壽處經理張東夏表示,「大多數的拒絕問題是業務員事前與客戶的溝通與了解不夠所造成的。在尚未完全了解客戶的真正需求時,就草草地將商品推出,客戶自然會有排斥感。」認為客戶問題越多越容易成交的國寶人壽處經理陳淑貞則表示,「拒絕是成交的開始。客戶會提出問題,就表示他對該商品有興趣。只要解決了客戶心中的疑惑,成交保單自然只是水到渠成的問題。因此我最怕的反倒是都不講話或是一直說沒問題的客戶。」而學法律出身,因喜歡接觸人群而投身壽險工作的保誠人壽協理潘則芳則補充說道,「從客戶提出的問題當中,可以知道客戶對保險了解的程度、客戶關心的焦點在哪裡?例如從客戶說『等到你做久一點後再跟你投保!』的這一句話中,就可以了解客戶在意的是日後服務的問題。只要告訴客戶公司所能夠提供的售後服務,即使是剛來一個月的新人,也能夠解決客戶這部分的疑慮。」
客戶常提出的拒絕問題
市場環境經過了劇烈的變化之後,客戶提出的拒絕問題究竟有什麼不一樣?從七十七年就進入新光人壽至今的區經理張碧里表示,「基本上壽險業務員會遇到的問題大同小異。不過近來因政經環境不佳、失業率提升,客戶因為『付不起保費』、『擔心保險公司會倒』、『政局不穩定』等顧慮有明顯增加的趨勢。而隨著國內投保率的提高,認為『該買的都買了』的客戶也不在少數。」
一直在外商保險公司服務的潘則芳表示,「早期客戶因為對保險認識不夠,特別會擔心『保險是不是騙人的』、『外商的保險公司會不會倒』等問題?不過現在國內民眾的保險觀念普遍提昇,所提出的問題也不太一樣。例如現在的客戶會問:『這張保單未來有沒有紅利可領?為什麼你要推薦儲蓄險給我?不是有投資型保單嗎?可不可以也介紹給我認識認識……等。』由以往的「抗拒式」轉為現在「意見型」的發問,是整體環境變化後,最大的不同點。至於沒有預算、不需要、不急等等,則是一直以來都可能碰到的拒絕問題。」
拒絕有真有假,就靠經驗分辨
不過客戶所提出的拒絕問題,並非都是客戶心中真正在意的關鍵。張碧里就表示,「客戶提出的拒絕問題大致上可區分為真問題與假問題兩部分,而從客戶說話的態度與環境背景即可略探一二。例如客戶說沒有預算,但是家俱擺設卻與事實有所出入,因此沒有預算的說法,若不是代表著保險在客戶的價值觀中,排序次於物質生活的追求,就是客戶用來搪塞推託的藉口。」張東夏則認為,「依過去的經驗來看,用『商品導向』的行銷方式,遇到藉口問題的機會較多;但如果以『需求分析』為導向的話,客戶提出的問題就多為真正在意的地方。隨著業務人員行銷方式的轉變,遇到問題的真假也不太一樣,不過都是需要業務員靠敏銳的觀察力及精準的判斷力來分辨,因此,經驗的累積是最重要的一點。」
「拒絕」不成問題,「處理」才是關鍵
經過了近來保單利率的幾番調降,不少民眾對於保費大幅度調漲的保單有「拒絕」的心態。不過陳淑貞卻認為,「客戶的拒絕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業務員自己的心態。保險就像是衛生紙、水電一樣,是生活的必需品,不會因漲價而不需要。因此在整體環境不佳的現在,用正確的保險觀念來面對客戶的拒絕問題,會比用利率、費用高低的角度要來得正面與重要。」
也一向認為拒絕不是問題的潘則芳表示,「以前的拒絕問題處理只要解釋清楚就好,但是現在的處理方式則需要配合資料佐證,才能完全解決客戶的疑慮。而包括網路訊息、剪報,甚至自己或有說服力的客戶的保單(需該客戶同意),都是強而有力的佐證資料。」至於一向讓業務員感覺棘手的「無預算」問題,張東夏則建議,「微利時代中,理財的觀念尤為重要,幫客戶從支出與收入面分析找出預算,正是業務員展現顧問式行銷的絕佳機會。」而當客戶提出「該買的我都買了」的拒絕問題時,張碧里通常會以老年退休規劃的角度來檢視對方的保單。「根據統計,不到一成的民眾已經做好未來的退休規劃。對開始懷疑養兒可以防老,並逐漸重視生活品質的現代人來說,退休規劃的角度是『以進為退』的最佳處理方法。」張碧里肯定地表示。
問題處理能力靠學習與經驗累積
環境改變,客戶也在改變。對於如何培養拒絕問題的處理能力,張東夏認為學習是最好的方式。他表示,「現在客戶的訊息來源很多,也很快速,提出的問題不但複雜度高、涉及層面也很廣,因此業務員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克服客戶的拒絕、解決客戶的問題。」陳淑貞則認為,「建立自己與客戶正確的保險觀念,並透過平常的沙盤演練,拒絕問題才能夠輕鬆解決。」
對於訓練組織頗有心得的潘則芳則建議:「先依銷售流程將問題歸類,再透過閱讀、上課以及角色扮演來模擬可能遇到的拒絕問題。不過要提醒的是,最佳的訓練地點是在客戶家裡。」除了本身的心態調整、事前的準備工作、專業知識的學習吸收,張碧里也認同實際演練與經驗累積的重要性,她斬釘截鐵地表示,「球場上的球員,是靠著不斷地揮棒練習才可能擊出全壘打;對於壽險業務員,當然也不例外。」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安達人壽:愛心助學童 偏鄉夢起舞
安達人壽因認同壽險文教基金會公益服務理念,在開學時分,愛心捐助55萬給基金會,讓基金會自10... | 健康醫療百科 <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臨終照顧的最後一哩路
甚麼是靈性關懷?基督教史懷哲宣道會董事長邱仲峯說現代人講求包括身、心、靈的「全人健康」,但其... | 市場訊息 英國保誠人壽:人民幣的浪潮 你跟上了嗎?新三五中國外幣變額壽險滿足人民幣需求全球經濟籠罩在新冠肺炎的低氣壓中,短期金融市場仍存在不可預期的風險,在如此複雜的經濟情勢下,選擇穩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