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中國保險市場的十大變化趨勢
文/保險贏家編輯部 | 2003.04.01 (月刊)

由於中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保險業發展也不平衡,二○○一年保險業最為發達的五省市保費收入的市場份額為四十.三五%,而保險業落後的五省區保費收入的市場份額僅僅為一.九%,不及中部地區一個中等省的份額。

未來,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成長,財產保險業務應會增長。尤其是機動車輛保險、企業財產保險、家庭財產保險與責任保險;在壽險方面,投資型壽險則更具潛力。綜合來看,未來的變化趨勢如下:

1. 保險監管的規範化

中國已經為世貿組織的成員,一方面要履行入世承諾;另一方面要與國際接軌。因此,保險監管方式將逐步轉向償付能力監管為主,並加強監管內容透明化、監管依據法制化、監管過程程式化。

2. 保險展業的仲介化

現代保險經營的基本特徵是兩頭在外,展業和理賠由保險仲介代理,而保險公司的重心是做好保險投資。中國目前通過保險代理人展業已經達到七十%,未來保險經紀人將隨著保險公司數量的增加和保險條款費率的市場化,展業量將會增加,整個保險業將呈現展業仲介化的趨勢。

3. 保險投保的理性化

隨著中國國民保險知識的普及,投保人對保險商品的購買將由過去的盲目憑感性或關係購買轉向理性購買,客戶將有目的地選擇其認為自己需要的保險商品。

4. 保險經營的電子化

由於電腦和保險知識普及、保險競爭加劇,保險經營電子化的進程將會大大加快。一方面,網上銷售會增加;另一方面,保險公司的聯網,將會加快保險理賠的速度。

5. 保險條款費率的市場化

由於保險商品和費率是保險營銷的重要策略,同時,加上中國保險市場發育日趨完善,各保險公司已經初步具備制訂保險條款和費率的能力;保險條款費率由各保險公司自己根據市場需要制訂,也逐漸成為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慣例。做為WTO成員的中國,各保險公司不僅有必要,而且有能力逐漸由公司自己根據市場需求制訂保險條款和費率,以便提供個性化產品。

6. 保險服務的綜合化

由於保險競爭和保險消費綜合需求,導致一方面保險消費需求的綜合化,要求保險套餐或保險超市;另一方面要求保險公司提供服務的綜合化,不僅要在承保方便、及時理賠和售後服務等方面做好基本服務,而且要在承保後和理賠中提供附加服務。

7. 保險主體的多元化

中國二○○一年底擁有五十二家保險公司,根據入世承諾,中國未來設立保險公司將不受經濟需求測試或許可數量的限制,因此,中國未來保險公司的數量將是多元化的。

8. 市場模式的壟斷競爭化

根據入世承諾,中國未來保險公司的巨大數量將是必然事實;同時,根據保險經營的特點、規模經濟和國際競爭要求,中國應當具有少量的巨型保險公司佔有市場大量份額,從而形成一種壟斷競爭型的市場模式。在該模式下,既利於促進競爭,也有利於市場的穩定。

9. 保險法律的體系化

這表現在:一方面要建立以《保險法》為核心的配套法律和法規,形成以保險法為核心、以保險法實施細則和各種保險法規相配套的保險法律法規體系;另一方面,要著眼於保險市場的發展要求以及國際慣例,進一步修訂《保險法》,不僅要進一步修訂保險業法,也要修訂保險合同法。

10. 行業自律的經常化

由於保險監管將會轉向償付能力監管為主,市場行為將由保險行業協會通過章程和日常的公約自律,以維護保險業的持續發展和保障保險市場的穩定。

總之,中國保險市場自一九八○年恢復國內保險業務以來,雖然已得到迅速的發展,但仍是一個存在著巨大潛力、尚待開發的市場。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台灣人壽:跨世代陪伴力量 11月23日台中太平區坪林森林公園 邀您祖孫三代健走一起趣
    ...
財經時勢
台灣壽險業恐動搖Fed?金管會:言過其實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由於台灣壽險業持有約14%的長期美國公司債,一旦台幣升值,可能對美國債市造成衝...
財經時勢
<電視節目>敲破最強玻璃天花板的保險女傑
保險公司如同各邦諸侯,各自鼎力;巧的是,管理保險業各邦諸侯、守護高達二十七兆元總資產、超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