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產保險
在校園撞傷人 強制險理賠嗎?
文/何楷平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2.05.19 (新聞)

在校園發生車禍,能不能申請理賠?日前一名女碩士生開車駕駛於台大椰林大道,本應減速禮讓單車,卻疑似誤踩油門加速,不慎撞上騎單車的男博士生,該男連人帶車被捲入底盤,緊急送往台大醫院加護病房搶救,所幸無生命危險。

巧的是兩人曾是同班同學,因此在車禍發生後雙方就火速達成和解。

然而轄警方到場蒐證時認為,台大校園內是校方土地,不屬於道路範圍,不適用任何道路交通法規,因此僅能提供交通事故登記聯單,而無法提供「道路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也就是俗稱的「初判表」。

初判表包括車禍現場圖、車禍現場照片、當事人筆錄等,是用來釐清事故責任歸屬的重要依據。因此,如果事故地點不屬於道路,依《車輛行車事故鑑定及覆議作業辦法》第3條,「非屬《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所指道路範圍之行車事故案件,不予受理鑑定。」就不會開立初判表。

許多大學校園腹地廣大,在校內都會設有提供車輛行駛的專用道路。校園的專用道路若不適用任何道路交通相關法規,是否代表校園車禍受害人無法獲得汽車責任保險?

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條用詞解釋,道路是指「公路、街道、巷衖、廣場、騎樓、走廊或其他供公眾通行之地方」。換句話說,非屬「公有」或不具有「供公眾通行」性質的地方,就不屬於「道路」。最常見的就是加油站、停車場,而校園屬於校方私人土地,自然也不在「道路」的定義範圍。

產險公會汽車險委員會指出,基於保障車禍受害人的精神,即便是在校方的專用道路,依然可以「援用」道路交通相關規則,不會因為道路屬於校方土地,就不適用強制險或任意車險的保障,沒有警方的初判表,還是可以申請保險理賠,若雙方對責任歸屬沒有共識,可以交由保險公司判斷。而且強制險採無過失責任制,不管對錯是哪一方,受害者都可以依規定向保險公司申請傷害醫療給付最高20萬元、失能給付,最高上限200萬元、身故200萬元。

如果雙方和解的話,和解書是否載明「和解金額不含強制車險賠償金」就相當關鍵。依《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規定,若受害人從被保險人一方取得賠償,保險公司可以只給付扣除賠償金之後的餘額。但如果和解書有紀載「和解金額不含強制車險賠償金」,那受害人就可以分別領賠償金(和解)以及向保險公司申請保險理賠。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國泰金控:發布2020年12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
疫苗進展的好消息令景氣展望上揚,同時提振民眾大額消費意願:國發會最新公布的10月景氣對策信號維持綠燈...
財經時勢
<電視座談預告>台灣農業保險未來在何處?
台灣颱風季災難頻傳,其中最苦的莫過於每每損失慘重的農民。這次尼伯特颱風來襲更不例外,台東縣首當其衝,...
市場訊息
國泰人壽:國泰達人 讓夢想與工作一起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