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稅法新規上路 這樣報稅不踩雷
文/編輯部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1.12.20 (新聞)

去〈一一○〉年十一月底,政府祭出利多,不但調整基本生活費及綜合所得稅相關免稅額及扣除額,遺產稅與贈與稅的免稅額也提高,實際內容為何?民眾可省下多少稅負?此外,利用保險傳承資產有利又節稅,是不少保險業務員行銷訴求的點,相較其他金融工具,保險在移轉財富上有什麼優勢?利用保險節稅又該留意哪些風險?關心國人健康與保險的電視節目「健康保險大家談」也關心民眾的稅務規劃,在新的年度,特別邀請財政部賦稅署副署長李怡慧、本刊發行人林麗銖及誠邦企管顧問公司總經理李傑克,一同為民眾解說。

副署長李怡慧表示,所得稅是落後申報制,也就是今〈一一一〉年五月申報的是去年一一○年的所得,而今年的所得則是要在明年申報。至於今年報稅跟去年不一樣的地方,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基本生活費調高,因為納保法規定,納稅者和他扶養親屬的基本生活所需的費用不可以課稅,所以每年財政部都會依照主計總處公布的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的六○%,做為當年度公告的依據。

至於綜所稅各項免稅額與扣除額的部分,財政部為讓民眾能在年度開始前就知道,通常會在年底前就公布下一個年度的金額,像去年的免稅額與扣除額是在前年底就公布,而今年要申報的就是去年的所得,所以適用前年底公告的免稅額與扣除額。

許多民眾都知道保險費有節稅的效果,但所有的保費都有這樣的功能嗎?是否有額度上的限制?對此,李傑克表示,只有人身險的保費包括壽險、年金險、健康險及傷害險,以及政策性保險如勞保、國保及就業保險等的保費才能列舉扣除,每人的上限是二.四萬元,但若是健保的保費,包括一般保費或補充保費就沒有設上限,全部都可列舉扣除。

林麗銖則補充表示,如果是用標準扣除額報稅,保費就不能發揮節稅功能,必須是採列舉扣除額〈標準扣除額與列舉扣除額是二擇一〉方式,保費成為扣減所得的項目時,才能達到節稅效果。此外,未經政府核准在台銷售的境外保單的保費以及要、被保險人不在同一申報戶的保費都不能列舉扣除。


主持人:現代保險健康理財傳媒創辦人​ 黃秀玲教授

來賓: 
財政部賦稅署副署長 李怡慧 
現代保險雜誌發行人 林麗銖 
誠邦企管顧問公司總經理 李傑克

 

 

 

 




編輯推薦
公、勞、農、健保
「生」不如「死」的年代,國人該如何面對?
根據國發會的統計,台灣總人口數在去(2019)年底達到最高峰2,360萬,之後因人口快速老化,使死亡...
調查&排名
2003保險問題知多少?
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的保險消費者服務中心,從87年成立至今,不斷地協助消費者解決各式各樣的保...
市場訊息
康健人壽:攜手醫聯網 提供線上醫師諮詢保戶加值服
長期關注國人身心靈健康的康健人壽,再次跨產業攜手合作夥伴提供保戶所需服務。康健人壽宣布與醫聯網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