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傷害險保費 首度突破百億大關
文/顏真真 | 2008.02.01 (月刊)

對產險業來說,96年仍是艱困的一年。在物價上揚、雙卡卡債效應持續發酵之下,汽車消售量持續下滑,加上車險費率調降,新的重大工程減少,產險業全年保費收入為1,126.61億元,較95年的1141.87億元,衰退1.34%,連續第2年出現負成長。

傷害險、其他財產責任險成長較大

但值得產險業欣慰的是,傷害險自91年開辦以來,業績持續上揚,繼95年躍升為產險業第3大險種後,96年的保費收入更首度突破百億元大關,達到101.49億元,較去年成長8.03%。

除了傷害險之外,產險業去年在其他財產責任保險(核能保險、其他財產保險、個人綜合保險及商業綜合保險)的保費收入,也出現兩位數的成長,達到12.71%。

汽車險、火險持續衰退

不過,產險業去年在汽車險、火險、工程險、航空險及國外分進的保費收入方面,則是出現衰退。其中,信用保險的衰退幅度依舊最大,達到30.19%;其次則是航空險,衰退幅度為19.92%的衰退幅度。

汽車險向來是國內產險業務量最大的險種,在全盛時期,汽車險(包括任意汽車險及強制責任險)佔產險業總保費收入的比率曾經達6成以上,91年跌破5成後,好不容易在95年才重回5成的水準,但96年又因不敵油價高漲、雙卡風暴及新車銷售量下滑等影響,佔率再度跌到49.17%,保費收入553.97億元,較95年衰退3.09%。

任意車險業務再度探底

其中,任意汽車險(含車體損失險、竊盜險與任意汽車責任險)的保費收入在94年首度突破400億元之後,95年滑落至388.88億元,96年再下滑至369.76億元,連續第2年出現衰退,所幸衰退幅度已從5.5%縮小至4.92%。

若進一步分析,車損險與任意責任險的業績,去年也都持續衰退。 其中,車損險的衰退幅度為5.05%,保費收入較95年減少11.12億元;任意責任險的衰退幅度則從95年的2.2%,擴大至4.74%。

但由於主要的傳統險種業績也大多呈現衰退,任意車險去年在產險市場的佔率仍有32.82%。

汽、機車強制責任險去年的保費收入則合計有184.2億元,較95年微幅成長0.79%,佔率也從前年的16.01%,進一步提高至16.35%。

火險業務也未見好轉

屬於產險業第2大險種的火險,去年業績持續衰退,保費收入為143.19億元,較95年減少了5.77億元,但衰退幅度從前年的4.2%,縮小到3.87%。至於去年火險保費收入衰退的原因,應該與商業火險費率自由化、國內及國際間沒有重大火災事故,導致費率下降有關。

傷害險坐三望二

去年躍升產險業第3大險種的傷害險,雖然自91年開辦以來,成長有逐漸趨緩的跡象,但在部分產險業積極與保險經代公司合作搶攻市場下,96年的保費收入仍進一步突破百億元,達到101.49億元,佔率也從95年的8.23%攀升至9.01%。加上產險業即將開辦健康險,可望帶動傷害險持續成長,傷害險未來將有機會挑戰火險的第2名寶座。

以去年傷害險業務前5大的產險公司來看,保費收入合計有60.33億元,佔傷害險總保費收入的59.46%。富邦仍然領先同業,96年保費收入19.89億元,較95年成長8.81%;國泰世紀則以13.63億元,從95年的第3名躍升至第2名,並且成長了12.65%。

至於前年名列第2的友聯,去年因受到力霸集團財務風暴牽連,不但易主更名為旺旺友聯,業績更大受影響,傷害險保費收入從95年的13.45億元,大幅減少至96年的8.37億元,衰退幅度達37.78%,名次也掉至第4名。

排名第5的蘇黎世,去年的傷害險保費收入雖然持續從95年的7.99億元,減少至96年的7.54億元,但衰退幅度已從15.9%縮小至5.59%。

水險小幅成長  航空險保費續減

屬於產險業第4大險種的水險(含內陸運輸、貨物運輸、船體及漁船險),去年在進出口貿易暢旺帶動下,保費收入為92.01億元,較95年的89.14億元成長3.23%,佔率也由7.81%提高至8.17%。

在航空險方面,由於費率持續大幅調降,去年航空險保費收入連續第4年出現兩位數的負成長,成為12.24億元,較95年減少3.05億元,衰退幅度達19.92%,僅次於信用保險的衰退幅度。不過,因華航去年發生那霸機場爆炸事件,在費率勢必調高下,今年的航空險保費收入,應該有機會止跌。

天災險、責任險持續成長 ; 信用險、工程險明顯衰退

拜政策之賜,產險業去年的天災險與責任險的保費收入,分別為72.99億元及60.19億元,較95年成長4.62%及0.08%。前者主要受惠於房市交易熱絡,政策性住宅地震險自然成長;後者則是因政府立法強制某些行業需投保相關責任險,帶動業務成長。

至於在信用保險方面,由於消費金融風暴尚未消退,徵信趨於嚴謹,加上銀行緊縮放款,使得保費收入從95年的16.79億元減少至11.72億元,衰退30.19%,佔率也降至1.04%,被航空險迎頭趕過。

此外,工程險業務去年在高鐵、高雄捷運等重大工程陸續完工,新建大型工程及高科技建廠投資減少,加上費率調降、業者削價競爭之下,保費收入也較95年出現0.33%的小幅衰退,達到52.91億元。96年產險業各險種的保費收入與佔率。

富邦穩坐第一 國泰世紀成功搶佔第二

在21家產險公司的個別業績方面,96年仍以國泰世紀的表現最為搶眼,不僅成為繼富邦、明台及新光之外,第4家保費收入站上百億元的產險公司,在排名上也從95年的第5名,快速攀升至第2名。

富邦去年雖然仍以228.7億元的業績,穩坐產險業龍頭寶座,佔率也達到20.3%,等於產險業每100元的保費收入當中,就有20元放進富邦的口袋,但與95年相比,富邦的整體業績仍然衰退了0.75%。

相較之下,來勢洶洶的國泰世紀,因為透過關係企業國泰人壽業務員的交叉行銷,保費收入不但突破百億元大關,達到107.27億元,呈現13.62%的成長,擠下95年排名第2的明台,榮登亞軍寶座,而且後續爆發力仍不容小覷。

明台、新光去年都因國泰世紀的異軍突起,分別落居產險業保費收入的第3名及第4名。不過,這兩家公司保費差距持續縮小,96年明台僅以8,811萬元的差距險勝新光,新光今年是否會超越明台,值得觀察。

雖然明台、新光在名次上退步,但業績仍有不錯的成長。明台的保費收入增至105.93億元,較前年的102.44億元成長3.4%;新光的業績則是在95年突破百億元後,去年進一步增加至105.05億元,成長了5.01%。

位居前年保費收入第7名的泰安,去年業績表現不俗,保費收入較95年成長7.76%,並擠入前5大產險公司之列。

至於去年排名第5的友聯,因為受到力霸集團財務風暴的拖累,雖然之後易主及更名為旺旺友聯,但業績仍大幅滑落,保費收入從97.24億元滑落至58.36億元,衰退幅度達到39.99%,排名更掉至第7名。

新安東京、兆豐及第一3家的排名則未改變,去年仍維持第6、第8及第9名。不過,兆豐及第一2家去年的保費收入都較95年衰退,衰退幅度分別為2.62%及0.15%。

被AIG美國國際集團購併的中央,96年在更名為友邦之後,業績僅小幅衰退1.99%,排名退步一名,位居第11。而去年業績成長5.89%的華南,排名則擠進第10名。

同樣,屬於AIG集團子公司的美國環球,受到併入友邦的影響,業績也出現衰退,保費收入21.75億元,較95年衰退25.72%,而外商產險公司當中,法國巴黎也衰退38.53%,在產險業中,衰退幅度僅次旺旺友聯,聯邦亦衰退6.29%。








編輯推薦
人壽保險
癌童健康研究 有保險死亡風險降26%
本文重點:國外一項研究指出,有保險的癌童,死亡風險比沒有保險者降低26%&h...
市場訊息
永旭保經:選對平台比努力更重要 用心、專業、分享 建構完整保險服務網
歲末年初,剛拿到年終獎金、紅包錢等額外收入,正是重新審視自身保險與財務規劃的最好時機。 ...
健康醫療百科
維他命C過量 小心「戒斷」症狀!
大眾普遍認為維他命C吃多無害,然而這樣的觀念大錯特錯!若習慣攝取高劑量維他命C,一旦中斷,反而會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