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年金時代即將來臨!
文/林麗銖 | 2008.05.01 (月刊)

年金險,一個在國外占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商品,在台灣,卻是到了民國86年底才問世,而且雖然經過10多年時間,民眾懂得利用年金險來保障老年生活的比例卻依然偏低。

這固然與國人喜歡一次拿,希望儘早落袋為安的心理有關,但壽險業並未大力推廣,加上政府所提供的勞保老年給付與公保養老金都採一次給付的方式,也是導致國人不懂得利用年金保險的重要原因。

在風險管理的保險對策中,管理死得太早風險的是人壽保險,而處理活得太久風險的策略則是年金。但長期以來,國人都是利用儲蓄險來代替年金,而這種結合生存與死亡保障的儲蓄險,不但費率偏高,保戶一次領的滿期金也容易發生通膨貶值或投資不當的問題,根本無法確保退休後長達1、20年的老年生活。

所幸,這樣的現象即將隨著國民年金的開辦,以及勞保年金制度的推出慢慢獲得解決。因為,不管是今年10月即將上路的國民年金,或目前加緊腳步在立法院審議當中的勞保年金制度,未來都將改採按月給付的年金方式。

而這種按月定期給錢,給到領的人身故為止的年金保險,不但將改變國人的老年收入習慣,也可能帶動國內商業年金的發展。就像民國84年全民健保開辦時,商業醫療險不但沒有受到影響,反而因為健保的實施,帶動國人健康危險管理的概念,使得民眾都了解要利用商業醫療險來補充健保不足的重要性。

年金保險也一樣,不管是強制性的政府年金或雇主的企業年金,都僅能提供基本的所得保障,若民眾覺得每月所領的年金額不夠時,就是商業年金險的發揮空間了。

根據世界銀行定義的退休金制度,就是3層式的退休金結構,包括第1層的公共年金-強制性的社會安全制度,第2層的企業年金-任意性的勞工退休金制度,及第3層的個人年金-任意性的商業年金制度。而這3層年金就是解決老年經濟風險,保障老年生活安全的3大支柱。

而且第3層的商業年金,除了直接購買變額年金、利變年金或傳統型年金外,也可將投資型保單或傳統壽險所累積的保價金,在年老需要收入時,再轉換成按期給付的年金收入,也都是變通的方式。

隨著國內2大年金的即將實施,相信商業年金的蓬勃發展已指日可待。

國內的年金時代真的已經來臨!








編輯推薦
人壽保險
讓長期看護險 補足醫療保障缺口
隨著平均壽命延長、人口老化,加上意外事故頻傳,長期看護需求逐年攀升,從89年的33萬人,增加到...
市場訊息
勞動部:事業單位應將員工111年度自提退休金金額,自申報薪資所得總額中全數扣除
事業單位即將於112年1月申報員工111年度「各類所得扣繳暨免扣繳憑單」,勞保局提醒各事業單位,申報...
人壽保險
謀殺被保險人 可領保險金嗎?
甲以自己為被保險人,向A壽險公司投保人壽保險,受益人為甲的先生乙。投保之後,某日乙因細故殺害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