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訊息
國健署:外送員天天曝日頭 小心中暑 謹記3要訣預防熱傷害
資料來源:國健署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1.07.06 (新聞)

為防堵疫情擴散,全國持續維持疫情警戒第三級,民眾因減少外出,網購情形也相對增加,郵差、快遞、外送員等工作量暴增,不僅面臨送貨壓力更要長時間曝曬在太陽底下,如果沒有適時作好防護措施,就可能因大量流汗造成脫水,進而引發熱衰竭甚至中暑,若處理不當,更會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其死亡率超過30%。

針對在戶外工作的外送人員,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預防熱傷害3要訣」,以提前預防熱傷害的發生。

【要訣1:保持涼爽】
1.裝備選擇

(1)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的衣服,可適度搭配透氣輕薄長袖防曬衣物,但勿包覆過多,造成悶熱。
(2)選擇使用國家標準檢驗合格防曬或涼感產品,挑選商譽良好店家生產、中文標示清楚的產品。須長時間於陽光下活動時,應選擇防曬係數較高(如SPF 30或更高),同時具有 UVA (以★號或PA+號表示)防禦效果的防曬產品。
(3)選購太陽眼鏡時,應挑選具有商品檢驗及完整標示的產品,避免購買來路不明、水貨及仿冒品;護眼防曬係數(E-SPF,  Eye-Sun Protection Factor):係數分為5、10、25三類,數字越大效果越佳。另開車時請勿佩戴顏色過深的深色太陽眼鏡,避免天色昏暗時影響行車視線,才能確保行車安全。

2.身體降溫及散熱
(1)避免長時間高溫曝曬,應適當安排時間至陰涼通風處或有空調地方,讓身體適度降溫及散熱,並卸下易致身體悶熱物品,例如:安全帽及長袖防曬衣物等,幫助身體儘速散熱。
(2)可適時在身上噴灑冷水及搧風,加速身體降溫。

【要訣2:補充水分】
1.戶外工作者可每小時補充2-4 杯冷開水(1 杯為240c.c.),少量多次補充水分,大量流汗時可喝加少許鹽的冷水。
2.不可補充含酒精及大量糖份的飲料、避免喝太過冰冷的水。
3.如患有慢性病者(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或腎臟病等),因散熱機能較差而不易排汗,對於環境的調節及應變能力較差。依疾病需求,定期量測血壓、血糖等,諮詢醫師用藥及適當水分攝取,並定期回診追蹤。

4.可透過檢查尿液顏色來初估喝水量是否足夠,一般來說,大致可以將尿液顏色分成五種顏色,透明無色、透明黃色、黃色、烏龍茶色、濃茶色,分別代表不同情況:
(1)透明無色:表示體內水分可能過多,不需要補充水分。
(2)透明黃色(淺黃色):表示體內水分充足,可正常補充水分。
(3)黃色:表示可能有一段時間未補充水分或有持續出汗之情形,需要持續補充水分。
(4)烏龍茶色:表示身體可能已出現缺水狀態,要立即補充水分。
(5)濃茶色:表示可能已1-2天完全沒有水分攝取,此時喝水可能對於腸胃吸收速度已經太慢,建議尋求醫療單位協助,以吊點滴的方式補充水分。

【要訣3:提高警覺】
1.隨時注意氣象局發布的天氣預報,儘量避免長時間待在高溫環境,並做好防護及適時降溫散熱。
2.應隨時留意自己及身邊同事的身體狀況,如有不適切勿逞強,應先休息並儘快求助或送醫。
3.雇主應加強宣導認識熱傷害的症狀及預防,以提升員工自我保護力。

國民健康署提醒您當發現身體疑似出現熱傷害徵兆時,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飲用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若體溫持續上升、嘔吐、或意識持續不清,請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北醫聯醫:酷暑下遊玩 烈日遊玩如何避免熱傷
暑假與連續假期是戶外活動旺季,不論是海邊戲水、登山健行,還是參加戶外音樂祭,豔陽高照的畫面雖美,卻隱...
財經時勢
受疫情衝擊 產險前5月網路投保衰退15%
根據產險公會統計,網路投保旅平險(含旅綜險)前5月投保件數為18.26萬件,較去(2019)年同期的...
市場訊息
台北富邦銀行:旺紅包新玩法 88,888一路發到底
聖誕節將至跨年四天連假緊接在後,台北富邦銀行讓您歡樂假期驚喜連連!歡慶「富邦M+旺紅包」上線一週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