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人壽保險
人工美女 保險不理妳
文/鄭雅雯 | 2003.12.01 (月刊)

「醫生,我要宋慧喬的臉蛋,濱崎步的眼晴,天心的胸圍,徐若瑄的臥蠶(笑起來眼睛下方的小小蠶寶寶形狀),再做一下脈衝光,讓我的臉光滑細緻……」現代人選擇悅人或悅己的方式已經改變,追求「人工美」就是方法之一。近來整型手術大行其道,甚至有赴韓整型團,還有人自曝為進演藝界「全身整透透」,看來整型之風已不可抑。

美容整型費 樣樣自己包

只是消費者整型前,往往只懷著快速變美的「夢想」,卻沒注意到所費不貲的整型手術,就算沒發生安全問題,也不見得有預期效果。據整型醫師透露,雖然許多醫師標榜整型沒有副作用,但只要涉及開刀手術,都有一定的風險存在,其中又以抽脂、隆乳及削骨的危險性最高。常見的整型後遺症包括:

◆ 隆胸:填充物外漏、乳房硬化、變型、失血過多等。

◆ 割雙眼皮:血腫、皮脂腺囊腫、眼皮下垂症。

◆ 隆鼻:鼻模異位、氣象鼻(天氣變化時會不適)。

◆施打肉毒桿菌:臉部僵硬、眼尾上吊、眼瞼下垂,無法吞嚥或一吃東西就流口水。

添加人工美 風險難承保

或許大家會好奇,整型風險那麼大,可以買保險來保障自己嗎?由於「愛美」而整型的行為,是出於「自願」且非以治療為目的,不符合保險承保不可預料及不可抗力事件的基本精神;加上手術費用昂貴、手術後果不可預期等因素,所以基於保險費率的公平性,商業醫療保險對於因美容外科手術所發生的醫療費用,都排除在承保範圍之外,除非被保險人是遭受意外傷害事故所致的必要外科整型。

除了商業醫療險不保美容整型外,提供國人最基本醫療保障的全民健康保險,也將美容整型手術列為不給付的項目。

不過,因為整型是必須經由醫師手術或注射,所以,醫師執業時因疏失導致意外的風險,可藉由投保「醫師業務責任保險」分散,只要發生契約規範範圍內的事項,且經證實為醫師的疏失所需負的責任,都可得到相關的補償。但由於從事整型外科工作的醫師,執業風險較其他醫師高,因此保險費率也最貴,每十萬元保額保費為二千三百七十五元;而且,在美國,整型醫師執刀疏失所導致的保險賠款最多。

責任歸屬難 保險怕怕

除了整型者面臨風險外,整型材料的供應商,會不會也有因材料出問題而被求償的風險?據醫師以風險指數最高的「隆胸」為例表示,當植入胸部內的矽膠因裝置不當,或產品有瑕疵導致滲出的液體易隨著新陳代謝,在體內四處流竄,因而造成傷害。

那麼這些整型專用的矽膠、海綿體等材料,可透過投保產品責任險來轉嫁風險嗎?據業者說,對於上述產品所可能引發的責任風險,幾乎沒有保險公司願意承保,主要原因是:

◆在體內植入矽膠或海綿體的風險性很高。

◆個人體質的差異會影響植入體內「產品」的適應力,風險難以評估。

◆產品缺陷或醫師裝置不當所導致的滲出、變形等責任歸屬難以界定。

產品責任險 非品質保證

而有線電視台充斥的瘦身、治痘、增高和豐胸等產品廣告,常以「本產品已投保產品責任險×千萬,品質安心有保障」為促銷重點,極易誤導民眾以為該產品已有保險公司做擔保,成效勢必顯著且無風險。

事實上,商品投保了產品責任保險,並不等於保證該商品的品質與效果。產品責任險是保障產品因設計不良、製造錯誤或使用說明不當,因而造成消費者受有傷害的賠償責任。一般消費者常見的產品糾紛,以產品未達預期效果、廠商提供錯誤商品,或誇大產品效用等居多,而這些都不在產品責任保險的承保範圍內。

因此,消費者千萬別以為投保產品責任險的商品就安全了,在選購時還是應多留意,包括產品的資訊揭露是否完整、廣告是否確實、廠商信譽是否優良等,且使用時更要詳讀使用說明書並依照指照使用,避免衍生消費糾紛。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職場霸凌也有保險!? 還賣超好!?
【本文重點】若員工不堪受到上司霸凌而自殺,公司也可能賠償!日本霸凌...
市場動態
異國婚姻享稅惠 有撇步
【所得稅】 一、合併申報為原則,分開申報為例外 依所得稅法規定,夫妻於每年五月報...
財經時勢
全球25大最具創新力企業
今(二○一四)年八 月,美國雜誌《富比士》(Forbes)遴選出全球一百家最具創新能力的企業(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