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疫情持續蔓延,12日全台新增16起本土案例後,昨(13)日又再新增25例確診,其中13例本土,12例境外移入。隨著本土疫情升溫,疫苗詢問度也跟著增加。
新冠病毒不斷變異,疫苗只能急起直追,無論開發和施打都在加速進行。台灣是全球防疫的模範國,但開放邊境勢在必行,在面對外來威脅之下,打造多元防疫能力的環境,已是刻不容緩。只是好不容易盼到AZ疫苗進口,不只國際間頻傳不良反應,國內也有一些疑似不良事件,使不少民眾卻步。另一方面,國產疫苗也正和時間賽跑,成功上市指日可待,引發民眾高度的好奇與期待。
當兇猛的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世界各國無不寄望於疫苗的誕生;台灣也不能置身事外,臨床試驗雖然都有標準時程,但若按部就班絕對緩不濟急,因此目前把三期試驗濃縮到二期內完成,衛福部也以緊急使用授權EUA做為變通之道。
為讓民眾快速接種疫苗,時間壓力成為最大挑戰。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臨床研究中心主任劉明哲指出,要取得緊急使用授權「必須趕在六月底兩劑施打完一個月以上,其中半數受試者須施打完兩個月以上。由此倒推,即全部受試者必須在四月打完第一劑、五月打完第二劑,並於兩周內整理近四千人的資料。」而依據目前進度來看,兩家國產疫苗皆可於六月底達成目標,七月初通過緊急授權,加上製造時程,應可於七月中上市使用。
全球上市的新冠疫苗已有十三支,儘管開發原理、開發國家和接受疫苗的國家都不同,但皆基於新冠病毒的特性而開發,而不同的製作原理都各有好處,但也都各有缺點。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專任主治醫師蕭世欣說,「滅活疫苗」又稱為「減毒疫苗」,雖製作簡單,但若減毒不完全,就會像三十年前打疫苗卻反得小兒麻痺的風險,因此先進國家較少使用這種方法。
「至於美國莫德那和輝瑞所開發的mRNA疫苗和AZ疫苗,都是將棘蛋白基因用不同方法載入人體;也就是把人體當成工廠,按照基因做出棘蛋白,再由棘蛋白產生抗體,可說在體內進行兩個步驟。」劉明哲以此和台灣疫苗比較,說國產疫苗屬於流感疫苗,也就是蛋白疫苗,是傳統而相對安全的成熟技術,但因為直接在體外把基因合成棘蛋白,比國外疫苗多了一道功夫,才會晚六個月製成,「但國產疫苗注入體內後,就可減少一個步驟,對人體免疫反應有顯著的幫助。」
除此之外,全球尚有十多種疫苗正在第三期開發階段,約六十種在第二期試驗,預見未來疫苗將進入百家爭鳴的時代。
編輯推薦 | ||
醫療、健康保險 醫療保健開銷 52.4%民眾自掏腰包!三、八十一%長者 慢性病纏身
衛福部曾針對五十五歲以上年齡層調查老人生活狀況,五十五~六十四歲... | 市場動態 客戶感激的眼神是壽險新兵的動力
雖然顏面上的傷殘常常帶來別人異樣的眼光,不過她並不因此而逃離人群。現在,她反而要走入社會底層,... | 醫療、健康保險 2個DDC─重大疾病預防與保險
許多人說,走得太早與活得太久是人生的兩大風險,而走太早有死亡險可以代替未了的責任,活太久,則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