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在政府推動公營事業民營化之下,近年正值轉型的中央信託局,動向頗受矚目。面對未來的挑戰,中信局有何利基?有何包袱?轉任中信局董事長便面臨中信局民營化與金控籌劃的許嘉棟,與我們分享了他上任半年來的心得與展望。
談起在中信局的新職,曾任央行副總裁與財政部長的許嘉棟,直稱自己是抱著學習的心態。許嘉棟說,他在到任前,對於人稱「台灣金融體系怪胎」的中信局,已有包袱可能較大、衝勁與主動積極性可能較差的心理準備,但是來後才對問題的嚴重性比較清楚,了解到要做任何改變,遭遇的難度會比想像的高,許嘉棟笑說,「以前身在主管機關,沒想到給國營單位的限制那麼多,現在來嘗嘗被管理的滋味,體驗以前制定的辦法合不合理、可不可行」。
而為說明所謂的「難度」,許嘉棟由中信局的淵源、定位、發展細說從頭。
金融為輔的歷史包袱
今年已近70歲的中信局,依據中央信託局條例規範,成立的任務在於協助政府進行貿易、採購等業務,後來才納入因應主要業務所需的金融輔助業務,目前承辦的業務分為銀行、壽險與貿易三大區塊,所以「適當地說,應該是國營的綜合性『事業機構』,而非『銀行』」,許嘉棟解釋。
許嘉棟說明,中信局「國營且以綜合業務為主、金融為輔」的特色, 深深影響著中信局在經營環境丕變的今天,面對競爭的優勢與弱勢。
許嘉棟分析,民國80年代後,貿易自由化使得中信局的貿易採購業務比重降低,被迫往金融業務發展,所以在金融業務的發展上相對較慢,實力較其他銀行弱。而中信局充當政府的採購機構,跟政府、公營事業的關係密切,即使是做金融業務,客戶也多是政府部門、行政單位、機構學校等,比較忽略民營企業與一般消費者,「在強調消金、企金的今天,沒有服務民營企業與一般消費者的基礎,做起來很辛苦」,許嘉棟說,加上起步晚,便成了中信局的弱點所在。
國營身分多所束縳
至於國營的身分雖然有優勢,卻也帶來競爭劣勢。許嘉棟說中信局早期待遇好、形象佳,較能吸納優秀人才。「但相對地,喜歡讀書、會考試的人未必會做業務」,而且公務員通常較習慣照規矩辦事,犯錯的風險雖低,但怕出差錯的防弊心態,以另一角度觀之,就變成主動積極度與創意都較不足。
許嘉棟認為,這些都是「發展時的瓶頸」,他也對同仁對於觀念與作法的改變,抱持較被動的態度感到憂心,他說,他每天看報都覺得緊張,因為過去公營體系沒有面臨到強大競爭壓力,員工的工作權也沒受過什麼損害,很多同仁從一加入就在同一個位子坐到退休,但這樣的狀態會因民營化而改變,員工面臨著重大危機,如不亟思改變,未來很難存活。
除了人員心態的調整問題,許嘉棟也指出中信局身為國營機構,受到審計、人事、預決算等法令層層束縛的無奈。許嘉棟透露,他看報上報導民營銀行的各種推案,很想學學看,「可是要錢沒錢,要人沒人,要學也不行」,經營上綁手綁腳、缺乏彈性,確實是中信局面對未來的競爭,十分不利的因素之一,許嘉棟感歎道。
原有綜效優勢並未發揮
即便如此,「國營」的好處也不容抹煞,因為一般民眾對國營企業的穩固還是較具信心,中信局「誠信可託」的國營招牌,便是招徠業務的重要吸引力,目前中信局的信託業務在金融界的地位頗高,很多外資喜歡交中信局保管;保險業務也常因「國營公司不會倒」的觀念,獲得特定客戶青睞。
綜合經營則為中信局帶來業務相互配合支援、穩定利潤盈收並降低風險的好處。許嘉棟認為,中信局業務種類多,可交叉銷售,同時運作,更勝過金控的優勢,因為金控之下各自獨立的子公司間,人員的調配、經費的流用都不比中信局自由度這麼高,但可惜「這項優勢過去沒有充分發揮」。反倒是因為業務雜,又兼做非金融業務,許多民眾搞不清楚中信「局」做的是什麼業務。加上全省僅21個分局,知名度也不高,在業務推廣上更形困難。
冀望轉型順利 員工權益獲保障
即便如此,中信局仍得全力一戰。許嘉棟表示,中信局要有效提升競爭力,必須透過組織與制度的變革,目前行政院已指示中信局須於95年底達成民營化,中信局也正積極規劃在民營化前與土銀合組金控。對於受限於時間與主控權而「脫離他掌控範圍」的事務,許嘉棟不多置喙,他表示他思考的是如何把中信局的體質調好一點,以便順利推動金控與民營化。許嘉棟說,他的目標是希望讓中信局轉型能順利,面對未來激烈的競爭環境可存活,並使員工的工作權能獲得維護。
在民營化前短暫的一兩年時間,許嘉棟認為他能做、也必須做的,是改變員工的觀念與想法;不能再靠政府與公營事業的業務,不能只坐在辦公室等客戶上門,要主動積極地招攬業務。這方面當然還要配合商品設計、服務態度、顧客導向的整體改善。目前許嘉棟的作法,是派員工向有相關經歷或經營得比較好的機構學習。另外,為求加強員工的競爭力,中信局對員工專業訓練也不馬虎,除了現有專業的補強、每年推動5%員工的跨單位輪調之外,也鼓勵員工參加信託、理財、授信、外匯、證券、期貨、保險等專業證照考試。
將加速建立「全員行銷」觀念
至於業務方面,除了亟思提高同仁企劃能力外,也檢討真的做得不好的業務是否停辦,把人力節省在比較有效益的業務上。而為配合行銷效益的提升,則考慮如何在有效經費下,加強廣告宣傳效力。
許嘉棟並特別強調建立「全員行銷」觀念的重要性,開始參考其他銀行,把責任目標訂定清楚,並追蹤達成成效,再配合實施績效獎金。雖然這部分沒法對員工的實質待遇造成太大的差異,但許嘉棟認為「總是個起步」。看得出來,許嘉棟對中信局的現況,有憂心,有期許,更有全力以赴的決心。
編輯推薦 | ||
人壽保險 誰讓小賴勇敢面對癌症?
六十一年次的賴榮得,大家都叫他小賴。他曾擔任非凡電視台當紅電視節目||「保險大家談」的現場導播... | 市場訊息 富邦產險:致災性暴雨不斷,富邦產險呼籲公共工程應購買完工土木工程保險致災性暴雨造成全台各處災情不斷,甚至導致橋墩、公路毀損,即將來臨的颱風季節,影響程度將不亞於梅雨鋒面... | 市場動態 壽險業的千萬人商機
雖然台灣人口僅2335萬人,但是相較於其他大多數國家,以「人」為保險對象的壽險業務卻毫不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