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壽險的平均保額偏低一直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尤其壽險業的保費收入年年巨幅成長,但每張壽險保單的平均保額卻年年下滑。以89、90、91三年為例,壽險業的成長率由12.2%、16.4%到22%;新契約的平均保額卻從78萬、64萬降到55萬。92年更離譜,壽險業保費收入增加了22%,新契約平均保額卻一舉降到約40萬,有效契約也從91年的79萬掉到約60萬。
92年投資型保險成為市場黑馬。以壽險來看新契約保費成長1.16%,若分別就傳統型與投資型來看,則前者在一些保險公司變相大賣躉繳型保險的情況下,保費收入仍比91年減少近600億,衰退了26.6%,後者保費收入則從91年的79億增加到704億,成長率超過791%,顯然投資型保險已產生排擠傳統保險的效應。
當然每一家保險公司都有自己一套經營理念與營運目標,不論是力守傳統業務或專攻投資型保險都是這些理念的展現。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國人「要保障就找壽險公司」的習慣也慢慢地在變化中。例如,92年壽險公司的意外險雖然小幅增加7億,但是同一年度,經營意外險才一兩年的產險業,保費收入卻接近50億,約為經營意外險超過40年的壽險業的1/3。
雖然任何一個人的生命價值都很難客觀地予以量化,但事實上國人對於「人命價值」的期待是越來越高的。以國內普及度最高的兩個政策性保險──強制汽車責任險與勞保來看,我們便不難理解為什麼。
目前國內投保強制汽車保險的汽機車超過1,400萬輛,每一個在交通事故中傷亡的人(除了未涉及其他車輛的情況下的駕駛人本人之外)都可以獲得理賠,其中死亡給付為140萬。而目前參加勞保的人數則約810萬人,平均投保薪資25,508元,普通身故35個月,職災則為45個月。
假設一個人在上班途中不幸遭汽車撞擊喪生,那麼強制責任險140萬加上45個月的勞保職災,若保守地以平均投保薪資25,508元來算,就大約是115萬,就算是普通身故,也有89萬。不論哪種狀況,兩種保險相加,都超過220萬。
換句話說,220萬元可能已經是大部分人對人命價值的「起跳點」,在這樣的社會現象底下,我們再回頭看看40萬的壽險保障到底能滿足什麼?
當大部分人對人命價值起跳點的期待逐漸墊高,對提供責任險的產險公司固然是很好的商機,但相對地,若事故發生,理賠金額也必定隨之拉升;對壽險業而言,卻是滿足國人對人命價值的期待的絕佳好時機。只是不知道,當壽險業埋頭衝投資型保險的時候,看到這個機會了沒有?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摩根投信:東北亞受寵 台灣、南韓再度聯手吸金外資再度回到東北亞市場的懷抱,上週連袂「錢」進台韓兩大股市,分別買超逾6億美元,進而推升南韓股市年迄... | 市場訊息 健康署:中秋佳節新選擇 營養健康一把罩擔心中秋假期熱量爆表?國民健康署今年推出中秋健康創意套餐,結合烤肉、月餅、柚子等傳統應景食材,加入當... | 市場動態 6.1強震襲大阪 但地震險投保率......僅3成!
【本文重點】18日早上大阪北部發生規模6.1地震,造成4死、330人以上受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