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媒體的價格與價值
| 2004.05.01 (月刊)

最近台灣社會慢慢從選舉激情中學習沉澱,不少人開始檢討誰該反省、誰該負責,其中媒體也是其一,有民調甚至指出媒體在「社會亂源」排名第一。

閱聽人監督媒體聯盟日前還結合廣告主協會,首次針對兩家在320大選當天涉嫌灌票的新聞台發動抽廣告。這兩家新聞台在螢幕上出現的票數分別是陳呂425萬9,973票、連宋735萬1,054票,及陳呂651萬4,009票、連宋638萬4,744票。不少人認為,這樣的作假,誤導民眾以為自己支持的一方領先,應為後來抗爭中的「作票」訴求負最大責任。雖然這兩家電視台日前都已對外表示,螢幕數字是有錯,但他們沒有灌票,只是民眾對媒體的信賴已面臨空前考驗。

說媒體是亂源其實不盡公平,真正的亂源是操作媒體的人。與其說民眾不信賴的是媒體,不如說民眾不信賴的是媒體的「格」。

很多人說近代經濟最值錢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通路。因此,雖然銀行不生產保險這個的商品,但是銀行這個保險的通路卻非常值錢。同樣的道理,徒有訊息無法廣泛傳播不足產生影響,因此媒體便成為最值錢的訊息通路。

過去大部分的媒體人都能謹守分際,媒體的經營者與編輯或記者總還能維持一個可以信賴的形象與可被尊敬的「格」,因此閱聽人能夠放心地接收媒體傳遞的訊息。

但是隨著各種媒體的大量出現,業務的競爭與生存的壓力終究讓某些媒體人淪為出錢大爺的代言人。這次總統大選我們看到一些報紙與電視台同樣藍綠鮮明,比選民還激情,就是一例,其中政黨操作的痕跡,幾乎是一攤開報紙或一打開電視,就清晰可見。這些媒體或因主事者的立場或因業務考量,不顧媒體應有的中立而選邊站,不論站在哪邊,基本上便已經失去了另一半民眾的信賴。

媒體雖然是訊息的通路,但畢竟也只是通路而已,就像銀行和業務員都是保險商品的通路,但也只是通路而已;保險商品最後能否為客戶所接受,關鍵仍在於客戶對某個通路的信賴。同樣的道理,民眾是否放心接受來自某一個通路的訊息,才是決定某個訊息的影響力是否能夠發揮預期功能的關鍵性因素。這或許不等於一個媒體的價錢,但卻是一個媒體真正的價值。

曾經有一家保險公司的媒體記者車馬費表不慎外流,這張表明列了不同媒體不同記者的不同價錢。錢是領了,報導也多了,但是閱聽者的信賴卻少了,這是媒體最悲慘的代價。

 

 

 

 




編輯推薦
財產保險
蘋果供應鏈PCB廠大火 營業中斷險不可少
供應蘋果、宏達電印刷電路板(PCB)的燿華電子公司,位於新北市土城工業區的廠房日前晚間發生火警,因廠...
人壽保險
職業等級低估 保額融通不打折 但警媽仍不滿補繳保費?
【本文重點】2015年酒駕陳女撞陳警,導致陳警截肢殘廢事件,陳女還沒錢賠,引...
市場動態
誠徵總經理
胡曰幾位在科技公司做事的朋友最近陸續失業。有一天胡曰應邀與這些過氣科技新貴聚餐,因為他們有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