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雜亂無章的頂樓加蓋,刻劃出城市的歷史淵源。台灣的建築風貌,自清朝開始發展,日治時期,政府實施街市改造計畫,日人離台後,台灣湧入大量中國軍眷,原有的都市規劃及房屋不堪負荷,居民開始私自搭建屋舍,逐漸形成今日所見的城市地景。
頂加的消防安全問題,當然不容小覷。但在為拆除違建的政策鼓掌叫好之前,我們或許可以先想想,為什麼台北市有這麼多人,明知違建危險,卻仍願意蝸居於頂加?
租金便宜是主要原因。許多隻身都市打拚的年輕人、勞工,經濟能力有限,為求一個交通方便的棲身之地、節省通勤往返時間,大多選擇臨近市中心工作地點的頂加。
另一個原因,就是台灣怪異的出租市場。「限女性、單身,禁養寵物」這些無理卻常見的租屋條件,排擠至少一半的租屋人(男性)、有伴侶及寵物的女性,以及更多社會底層的弱勢族群,如打工族、派遣人員、被雇主逼得不得不逃跑的外籍勞工。
頂加需求高,蓋得比拆得還快,營建署統計,全台違建每年平均新增2.2萬件。對房東而言,將公寓頂樓加蓋改裝成雅房或套房,雖然租金低,但卻是所有出租物件中投報率最高的。
違建有礙觀瞻,也攸關消防安全,政府祭出鐵腕政策,並提出租戶安置計畫。然而,台北市不但沒有足以容納所有頂加租戶的社會住宅,偏離市中心工作地點的社會住宅,也無法滿足這群人的實際需要,職業、身份不明、窩藏城市角落的人,本來就難尋棲身之處,如今恐怕得流落邊陲。
社會學家格拉斯,曾將「仕紳化」(Gentrification)做這樣的比喻:一個又一個容納貧苦勞工的違章建築,被中產階級強勢入侵,簡陋的房舍租約期滿後,中產階級和有錢人不必再和窮人比鄰……仕紳化的過程一旦展開,將義無反顧地加速進行,直到所有原居於此的勞工階級徹底被排除、驅趕,整個城市面貌就徹底改變了。
一個城市的進步,必然經歷仕紳化的過程。當政府一聲令下,違建應聲倒塌,化作廢墟,蝸居於其中的人逐漸離去,猶如散落一地的塵土,越飄越遠、越來越渺小……,因為這寸土寸金的城市,已擁擠得再也容不下他們了。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喜憨兒基金會:讓愛甜進部落 長期餐盒募集計畫
... | 市場訊息 南山人壽:響應政策推動 獲金管會頒發保險競賽獎項肯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局今(10)日於交通部鐵道局國際會議廳舉辦「109年度保險競賽」頒獎典禮,頒發... | 市場訊息 國泰投信:六年階梯到期新興市場債基金 收益率優基金類型不斷創新,投信再推出「階梯到期」債券型基金。這類型基金標榜持有期間可以每年部分領回,讓資金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