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保經業務員首度突破8萬人 但這2個數字…竟雙創歷年新低
文/何楷平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0.11.10 (新聞)

保險經紀人百家爭鳴,但「數大」不代表「質精」,今(2020)年截至11月第一週止(11/6),就有超過30家保經代業者遭金管會糾正或罰鍰,且裁罰原因幾乎都是「勸誘保戶借錢買保單」或「招攬爭議」等。

台灣的保險經紀人高達487家(含個人與公司組織),以產壽兼營居多、有305家,專營人身保險的有86家、專營財產保險的則有96家。此外,保經公司業務員人數亦逐年增加,其中,又以專賣人身保險的保經業務員大幅成長,2019年人數創有紀錄以來新高,達8.2萬人,較前一年度的7.2萬人,大幅成長13.5%,成長力道明顯高於壽險公司業務員人力。

銷售人身保險的保經業務員變多了,照理來說,收進保經公司的保費收入,也應該跟著增加。但根據保發中心統計,近9年保經公司業務員最多的一年,竟也是保費收入最低的一年,保費占整體人身保險的市占率,更從2014年的20%高點,跌到2019年只剩下個位數9.83%。

推測背後原因,可能和主管機關嚴管儲蓄險,以及保經公司增員考核制度有關。金管會近年來嚴管儲蓄險,躉繳型的類定存商品,無法再帶來短期的龐大保費收入,此外,不少保經公司為搶才,放寬業務員考核規定,讓業務員免考核、或以低考核標準吸引增員,也是業務員人數成長、但保費收入及市占率反而低迷的可能原因。

這意味著,保險業務員人力,不再是業績收入的唯一保證。

如果將「保費收入/保險業務員」所得到的數值,視為業務員的產值來看,2019年業務員人數高達82,335人,但換算下來,每一位業務員的產值只有413.9萬元。相較於2014年的保費806.1萬元,相差快2倍。

壽險業搶人大戰未曾停歇,與其執迷業務員人數,沉浸在人海戰術的業績迷思,倒不如好好栽培人才,才能降低招攬爭議,創造實質的銷售成績。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新光人壽:2022「新光盃熱門街舞大賽」首發公益NFT 投入偏鄉街舞教育 上屆冠軍出征杭州亞運為國爭光
由新光金控子公司新光人壽與元富證券共同舉辦的第19屆「新光盃熱門街舞大賽」,將於7月23、24日展開...
財經時勢
藝能界最愛錢的父子檔:保險替未來的人生鋪好路
【親子檔簡介】 現年53歲的侯昌明,經常以「存錢」「理財」等議題,上遍各大談話性節目,但鮮少人...
市場動態
24家壽險公司總體檢
01負債占資產比 總資產通常是衡量企業財力最重要的指標,但是保險業是高財務槓桿的行業,尤其是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