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保經業務員首度突破8萬人 但這2個數字…竟雙創歷年新低
文/何楷平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0.11.10 (新聞)

保險經紀人百家爭鳴,但「數大」不代表「質精」,今(2020)年截至11月第一週止(11/6),就有超過30家保經代業者遭金管會糾正或罰鍰,且裁罰原因幾乎都是「勸誘保戶借錢買保單」或「招攬爭議」等。

台灣的保險經紀人高達487家(含個人與公司組織),以產壽兼營居多、有305家,專營人身保險的有86家、專營財產保險的則有96家。此外,保經公司業務員人數亦逐年增加,其中,又以專賣人身保險的保經業務員大幅成長,2019年人數創有紀錄以來新高,達8.2萬人,較前一年度的7.2萬人,大幅成長13.5%,成長力道明顯高於壽險公司業務員人力。

銷售人身保險的保經業務員變多了,照理來說,收進保經公司的保費收入,也應該跟著增加。但根據保發中心統計,近9年保經公司業務員最多的一年,竟也是保費收入最低的一年,保費占整體人身保險的市占率,更從2014年的20%高點,跌到2019年只剩下個位數9.83%。

推測背後原因,可能和主管機關嚴管儲蓄險,以及保經公司增員考核制度有關。金管會近年來嚴管儲蓄險,躉繳型的類定存商品,無法再帶來短期的龐大保費收入,此外,不少保經公司為搶才,放寬業務員考核規定,讓業務員免考核、或以低考核標準吸引增員,也是業務員人數成長、但保費收入及市占率反而低迷的可能原因。

這意味著,保險業務員人力,不再是業績收入的唯一保證。

如果將「保費收入/保險業務員」所得到的數值,視為業務員的產值來看,2019年業務員人數高達82,335人,但換算下來,每一位業務員的產值只有413.9萬元。相較於2014年的保費806.1萬元,相差快2倍。

壽險業搶人大戰未曾停歇,與其執迷業務員人數,沉浸在人海戰術的業績迷思,倒不如好好栽培人才,才能降低招攬爭議,創造實質的銷售成績。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健康署:寶寶健康的第一道防線 把握黃金治療期 新生兒篩檢不能等
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難以察覺,若未及時發現,恐造成不可逆之損害。113年新生兒篩檢率逾99%,發...
市場訊息
康健人壽:『好在康健』會員平台全新個人化功能升級服務體驗 陪伴民眾累積健康
康健人壽洞察使用者需求,為提升用戶體驗全面改版升級「好在康健」會員平台。針對現代人「知易行難」、「沒...
財經時勢
自行車強制納保? 英發起連署3天獲萬人支持
自行車到底該不該強制納保第三人責任險,曾在國內引發熱烈討論,而類似問題不只在台灣發生,近日一名英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