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愛跟貓玩,疾管局:免疫力差易染貓抓病
文/朱家儒 | 2014.11.28 (新聞)
一名男童近日抱著飼養的貓咪睡覺,結果手指頭被貓咪咬傷有輕微破皮,沒想到一周後,傷口不但沒好、腋下還長出一顆似雞蛋般大小的腫塊,稍微碰到,男童就痛的哇哇大哭。經醫師診斷,原來男童是感染到貓抓病導致淋巴結腫大。
疾病管制局急性傳染病組科長黃志傑表示,貓抓病其實是一種韓瑟勒巴通氏菌(Bartonella henselae),藉由貓蚤在貓之間傳播感染,但帶菌的貓不會有症狀反應,而人類若被帶菌的貓抓傷、咬傷,就可能會因此感染,尤其小孩、老人、服用類固醇等免疫力較差的族群,最容易被感染。
一般來說,貓抓病潛伏期3~14天,症狀包括發燒、倦怠、傷口處出現紅色丘疹、淋巴結腫大。但也不用過於擔心,黃志傑說,貓抓病不足以致命,目前台灣平均每年有63例的貓抓病,但致死率為0,因此只要即時治療都可痊癒。
黃志傑提醒養貓的民眾,幼貓抵抗力差,容易感染韓瑟勒巴通氏菌,又若經常帶貓出門,或是與其他貓玩在一起,也都會提高愛貓帶菌的機率,有研究就指出,約有4成的貓帶有此菌。因此,貓的清潔,以及維持飼養環境乾淨,都是飼主必須注意的。
預防感染貓抓病,除了少接觸野貓、避免被抓、咬,還要記得在接觸過後洗手,而即使被貓抓傷,立即用清水沖洗傷口,都可大大降低被感染的機會。
編輯推薦 | ||
投資理財 類定存失色 類全委發威金管會嚴禁利變型保單「配息」後,主打月配息的類全委保單趁勢崛起。根據統計,二○一四年前三季光是類全委... | 市場訊息 《我在威盛 看見未來》菁英達人現聲說面對大動盪新時代,「勇於突破,才能看見成功。」
後疫情時代,通膨海嘯襲捲而來,全球金融市場震盪... | 健康醫療百科 抗癌很花錢
1. 為甚麼被癌症盯上?
在台灣,每7分10秒就有1個人被醫生宣判罹患癌症。不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