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訊息
南山產險:結合科技專利 從車險理賠服務出發 所有案件「30分鐘內完成受理並啟動理賠服務」
資料來源:南山產物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0.10.21 (新聞)

南山產物秉持「從客戶角度思考」,結合四項科技專利,將車險理賠作業流程更加簡化、精進。不僅運用南山產物自行研發的「理賠APP」系統,讓理賠人員能在30分鐘內連繫客戶,立即啟動理賠服務;後續更會主動通知理賠進度,讓保戶超放心!根據南山產物內部統計,截至今(2020)年8月底,「電話申請理賠」的案件比例從初期的31%已突破至98%;而「30分鐘內理賠人員聯繫上保戶並接手理賠」服務,自今年5/15上線後至今,更維持100%的高水準表現!

相信很多民眾對各家產險公司推出的「30分鐘車禍事故現場服務」都印象深刻,主要是在意外事故發生當下,保戶可能需要協助或引導處理意外事故現場,或希望保險公司理賠人員能盡速接手理賠。因為只要保險公司理賠人員接手後,保戶就暫時安心了。「30分鐘車禍事故現場服務」就是保險公司理賠人員抵達事故發生現場後、除了可以協助客戶處理意外事故現場、亦同時接手後續理賠服務。

依照南山產物的統計數據顯示,在事故現場服務方面,保戶真正需要理賠人員抵達意外事故現場服務的比例很低,主因是大多數案件是保戶在意外事故現場撥打電話給保險公司後,保險公司可直接經由電話客服人員引導保戶即可完成意外事故現場處理,保戶不用在現場等待30分鐘;或保戶是在意外事故發生離開現場後才通知保險公司。 此外,少數理賠人員抵達車禍事故現場服務的案件,應是無須現場填寫理賠申請書、理賠人員就直接接手後續服務,但其他絕大多數的理賠案件,保險公司還是要等到保戶提供書面的理賠申請書,並檢附行、駕照及事故聯單影本等資料,保險公司才進行理賠受理、以及後續指派服務理賠人員等不同的程序,最後才由被指派負責該案件的理賠人員聯絡客戶、啟動理賠服務機制。

傳統的理賠服務流程對保戶來說真的很不便利,因此,南山產物從客戶的角度出發,重新翻轉車險理賠服務的流程,做到一通電話聯絡南山產物、30分鐘內連繫客戶啟動理賠服務,讓理賠人員儘速接手、保戶安心。

為了讓所有車險賠案,均能做到一通電話聯絡南山產物、30分鐘內連繫客戶啟動理賠、提供保戶更專業又快速的理賠服務目標,南山產物近年來積極持續改善服務流程、增加服務人力與強化專業訓練,以及建置系統加強服務的品質與效率,近兩年更以「車險理賠自動派案系統」、「理賠受理主動通知客戶」、「車禍事故現場轉乘服務」以及「理賠APP-交通事故理賠系統」等創新作法,獲得四項由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所審定核准的保險科技專利。讓客戶從理賠申請開始,到處理過程中的損失估價、肇責查證、和解作業,直到最後的理賠付款,都能收到保險公司主動通知的訊息,讓客戶隨時掌握理賠處理進度。

根據南山產物的統計,每個月平均要服務超過5千件車險理賠案件,自2019年1月開始導入0800電話理賠申請服務,初期電話申請理賠的案件僅佔整體賠案件數的31%,但經由南山產物持續推廣後,半年內(同年7月)已突破9成,截至今(2020)年8月底止,電話理賠申請與受理的比例已持續維持在98%以上,顯示出電話申請與受理賠案的方式已被絕大多數保戶所認同。為了服務好客戶、不輕易漏接任何電話通報,南山產物對於理賠客服的「電話接通率」也極為重視,根據最新的統計資料顯示,理賠客服人員電話接通率已持續超過99%,而整體車險理賠服務的客戶滿意度也高達到98%以上!

除了理賠客服的「電話接通率」維持高服務水準外,南山產物獨家研發的保險科技專利「自動派案系統」與「理賠APP」,自今年5/15上線後至今,30分鐘內指派之理賠人員完成聯繫保戶、接手理賠服務的比率已持續維持100%,真正落實做到對每位保戶「一視同仁的用心」!且為了展現南山產物車險理賠服務的改革與特色,特別拍攝一部車險理賠服務微電影。詳情請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j7PsIZrHbM。南山產物也將持續秉持「止於至善」的服務理念,從客戶的角度思考、提供各項完善便利的服務,讓南山產物成為與您同行的最佳夥伴!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凱基人壽:四大族群善用凱基人壽分紅保單創造保障
凱基人壽在2025年第2季重磅回歸分紅保單市場,再度掀起高度關注與討論。分紅保單除具有壽險保障、資產...
市場訊息
臺灣銀行:福州分行獲北京銀監會准予籌建
臺灣銀行於本(1)月上旬獲中國大陸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福建監管局通知該行福州分行准予籌建,該行在李董...
市場訊息
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預告》二大會計師事務所視角-回顧2024看2025台灣保險業的挑戰
回顧2024保險業有哪些重大改變?2025台灣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保險業可能面臨哪些挑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