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數位身分證16項憑證支援 有望納入商業保險?
文/何楷平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0.10.15 (新聞)

受疫情影響,原定今(2020)年10月換發數位身分證(New eID),延後至明年7月全面換發。與傳統紙本身分證最大的不同是,新版的數位身分證將結合自然人憑證功能,未來個人辦理相關業務時,不必再臨櫃奔波,只要透過數位身分證的憑證功能,就能直接線上完成作業。


圖片來源:翻攝自網路

根據內政部資料,數位身分證最大的亮點,就是高達16項的憑證支援。民眾在辦理數位身分證的時候,可選擇是否啟用憑證功能,若啟用,即具備網路身分辨識及電子簽章的功能。

內政部羅列的16項憑證項目,可說是包羅萬象,除了有已可透過自然人憑證查詢的國民年金、勞保等之外,就連「生前契約」也囊括在內。


圖片來源:內政部

不過,台灣壽險滲透度全球第一、平均每位國人持有9.7張人身保險保單,民眾對商業保險的需求和依賴可見一斑,卻不見商業保險在列?

對此,內政部解釋,這16項憑證僅是「目前已有」以及內政部「未來規畫」可行的支援方向,民眾換發新版數位身分證之後,這16大憑證支援是不是真的就能應用,還得視各管轄單位或業者,是否有意願或資源開發系統平台,讓民眾透過數位身分證的憑證功能,取得相關服務。

事實上,在商業保險的部分,部分壽險公司已有提供自然人憑證開通投保的服務,但不是每個人都有自然人憑證,要申辦自然人憑證,也得親臨戶政事務所臨櫃提出申請。未來,全面換發結合自然人憑證的數位身分證後,只要保險公司有提供自然人憑證的認證系統,網路投保的流程將更加便利、快速。

除了透過憑證進行網路投保,未來有沒有可能將商業保險的保單查詢、理賠申請等,納入數位身分證的憑證支援項目?對此,內政部表示,由於《保險法》的限制和規範較複雜,「我們提供的只是憑證功能,要不要建置系統平台,讓消費者或用戶透過憑證,更快速完成或取得服務,則要看保險業者或統籌單位的評估。」

今年堪稱保險科技發展大躍進的一年,7月上線的保險理賠聯盟鏈,讓理賠申請變得更簡化。不只理賠聯盟鏈,其他保險科技服務,有沒有機會因為數位身分證的上路而更上一層樓,讓目前最新的保險「一站式申請」進化到全方位的保險「一卡通服務」,不只考驗保險業者的企圖心,更需要主管機關的通盤考量和規劃。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南山人壽:響應國際倡議 關注環境永續 攜手供應鏈夥伴 共同實踐企業社會責任
因應全球暖化日益嚴重之問題,南山人壽響應環境永續議題及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在4月22日國際世界...
市場訊息
我的保險姐姐
因為保險,所以我能盡情探索世界;因為保險,我知道自己和家人都是被照顧的,保險是愛,也是後盾,如同家人...
市場訊息
南山人壽:推出「鴻業長青」、「鴻運年年」團體年金保險
員工是企業永續經營的珍貴資產,企業互相競爭,其實就是一場爭奪人才的競賽,擁有好的工作團隊就等於在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