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新聞 財經時勢
<電視節目>醫療險密碼投保前別漏看!
文/許資旻|《現代保險》雜誌 | 2018.06.04 (新聞)
著一次又一次的健保改制,民眾必須自行負擔的醫療支出日益沉重。台灣人愛買保險,但總是偏好投保儲蓄險,導致保險滲透率高、保障卻不足的狀況。對此,金管會今(2018)年起以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加碼的誘因,鼓勵壽險業多銷售保障型保單(壽險、意外險、癌症險、30年期以內健康險),就是希望國人備足醫療、健康、壽命等保障。
此外,金管會更於4月宣布全面取消醫療險「復效等待期」,未來保戶購買的癌症險或重疾險若停效,在申請復效成功後,若發生保險事故,不必等待即可獲賠。然而,針對醫療險的眉眉角角,民眾總是一知半解,導致後續理賠爭議層出不窮。
《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6月3日邀請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評議委員會主任委員兼總經理卓俊雄、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許永明,和觀眾朋友們談談,醫療險的理賠爭議為何這麼多?投保醫療險前,又有哪些重點要看清楚?金管會針對醫療險的相關措施,又會如何影響消費者?
卓俊雄表示,目前保險法並沒有明文指出有一個險種叫做「醫療險」,因此一般認知的醫療險其實是包含在健康保險的範疇內,現在市面上國內醫療險種類繁多,主要分為實支實付型與定額給付型,這兩類醫療險的給付計算方式完全不同。
而醫療險之所以容易發生爭議,原因為何?許永明指出,現在的醫療技術都比以前來得簡單,但是民眾投保的醫療險都較久遠,因此就必須看保險公司事後對於保單條款名詞上的認定;若民眾對自己採取的醫療行為是否屬於保單條款內規定的項目有疑問,還是必須透過保險公司與專家的協助。
主持人: 來賓: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許永明、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評議委員會主任委員兼總經理卓俊雄(由左而右)
|
![]() |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壽險公會:針對壽險公司投資俄羅斯 ESG 爭議之回應關於近日外界關切壽險業投資俄羅斯債券涉及ESG爭議,壽險公會補充說明如下:
1. ... | 市場動態 儲備子女教育基金的3大原則
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今(95)年9月所發布的「國人對婚姻與生育態度」調查,7成的受訪者贊同兩個... | 市場訊息 臺灣銀行:【澳洲柏斯鑄幣局虎年紀念金銀幣】限量上市!臺灣銀行自110年12月29日起,於該行官網(https://www.bot.com.tw)「黃金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