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我不看新聞」 代價恐怕是2千萬元
文/黃秀玲|《現代保險》雜誌 | 2020.09.18 (新聞)

很多人從來不看新聞,並以此為值得誇口的事。從來不看新聞,好像也沒甚麼損失,但是因此不知社會百態,代價可能是2千萬元!

很多人有接到詐騙電話的經驗,有些電話確實頗有叫人心生恐懼的張力,但大多數人因為「常看新聞」,對於有人被騙走大半輩子積蓄的故事並不陌生,所以在緊要關頭回歸理性躲過一劫。

不過專業詐騙集團的「功力」不弱,且劇情、話術、技術都不斷翻新精進,萬一杜撰的情境剛好挑起受話者內心的恐懼,或與受話者當時的狀況相符,即使常看新聞的人都可能會上當受騙,何況是從來不看新聞的人。

被騙走2千萬積蓄的中央研究院前副院長就是一例,讓這位擁有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的中研院首位女性副院長掉入陷阱的,據報載,就是一通自稱檢察官的人打來,指她涉及侵占公款案要監管帳戶,必須把錢提出來的詐騙電話。常看新聞的人應該都知道這樣的情節早已是老梗,但受害者仍不顧好心行員關心,以購屋為由,執意匯款到歹徒指定的帳戶,一輩子的積蓄因而被騙光。

發現自己被騙之後,受害者說「怎麼有這麼壞的人呢?」、「我從來不看新聞」,我因而想到,的確有不少人不看新聞,其中有人是因為對媒體報導的素質失望、有人是忙到沒時間,有人則可能潛藏專業、地位、財富等的傲慢,對日常新聞的價值嗤之以鼻。其實許多事故的受害人都是讀者的「事件老師」,他們因為不慎、不察或誤判情事而發生的不幸事故,透過媒體報導,成為活生生血淋淋的教材,若是從來不看新聞,就錯失了他們以慘痛代價寫成的社會教案。若是因為對媒體失望、沒時間關心時事,或看輕社會事件的教育價值,那麼損失的可能是自己。

不論是在學校上課或培育現代保險雜誌及電子報的編輯,新聞事件總是我最關心的議題,因為所有的學問離開現實,就很難彰顯實用價值,以保險為例,若不能用心解讀新聞,並找出與保險的連結,就錯失了以事件做為老師的機會。

就像中研院前副院長被騙2千萬積蓄的報導,若能被所有不看新聞的人看到,未來接到類似電話時,腦海中若浮現這則新聞,上當的機會就會減少。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富邦證券:報稅倒數計時 莫忘檢視投資績效並留意稅務申報規定
近年來券商積極發展財富管理業務,理財商品選擇的多樣化完全不亞於銀行,且逐漸受到客戶歡迎。富邦證券表示...
市場訊息
國泰證券:看好東協經貿成長 國泰證前進越南招商
東南亞經貿成長表現優異,招商持續發燒!國泰證券昨(11)天與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勤業眾信聯合會...
財經時勢
大數據追稅時代來臨 電子化查帳、雲端憑證雙管齊下
商業模式不斷翻轉,政府找稅源的手段也要跟上科技發展的腳步,才能體現稅制的公平性。財政部規劃,今年將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