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產保險
千大企業如何挑選產險公司
文/編輯部 | 2008.10.01 (月刊)

去(2007)年第4季雖然全球發生次貸、通膨、天災等重大經濟利空事件,但是台灣的一千大製造業仍舊表現傑出,全年度總營收首度突破20兆元,獲利達1兆3,500億元,其中總營收超過3千億元的就有12家,包括鴻海精密、台灣中油、廣達、華碩、台塑石化、仁寶、友達、奇美、南亞塑膠、中國鋼鐵、台積電、與奇美電子;超過2千億的則有18家。

一千大企業為台灣創造的財富與全球能見度有目共睹,而保險業守護千大企業財產與員工安全,貢獻也不容抹滅。

本刊第8度執行 千大企業產險購買行為及滿意度調查

為了解千大企業的投保狀況,今(2008)年本刊第8度大規模進行「千大企業產險購買行為及滿意度問卷調查」。

問卷內容分為

1.目前所投保的保險種類、投保狀況、投保動機以及未來想投保的險種。

2.對各產險公司的認識與評價,以及如何選擇產險公司。

3.是否透過經紀人公司安排保險、如何選擇經紀人公司,以及對經紀人公司的認識與評價。

商業火險投保率一枝獨秀 責任險是新歡

相較於本刊前一次(2006年)的調查,千大企業投保的狀況在大部分險種的勾選率都有成長或維持平盤。

而一如過去歷次調查,火災保險仍舊是一千大企業「必保」,勾選率超過9成8。相對於一般民眾繳的產險保費以車險為最大宗,資產動輒千、百億的大型製造業最倚重的則是火險,加上廠房設備抵押貸款,非投保火險不可,商業火險的投保率始終一枝獨秀。

此外火險的各種附加險(如颱風、地震等)投保的情況雖不如火險,但也有7成8的企業有加保,因為附加險並不在銀行貸款或法令要求加保的範圍,足見大企業的主動投保意識在提昇中。

比較可惜的是,營業中斷險今年的勾選率僅3成2,相較於本刊前一次調查的3成,進步顯然牛步化。本次回收的問卷中,營收超過2千億的有10家,回收率達5成6,其中有投保營業中斷險的僅3成,低於一千大企業的平均值。製造業的火災可能會造成廠房、設備或貨物的重大損失,並因而被迫停工復建,就算只是一個小火災也可能造成生產停頓,這樣的營業中斷損失甚至可能超過火災或颱風、地震等本身所造成的損失,因此製造業實在有投保營業中斷險的必要。

千大企業投保三大汽車保險--包括車體損失險、竊盜險以及任意第三人責任險的勾選率都超過7成,與前一次調查一樣,是平均勾選率最高的險種。

而成長最快的險種則是責任險,包括公共意外險、產品責任險、雇主責任險及D&O(董監事及重要職員責任保險)都比前一次調查成長6個百分點以上,顯示大企業對進出營業場所的民眾、消費者、員工以及投資人的責任意識更加重視。

對於原物料、半成品、成品、設備等進出口頻繁的大型製造業來說,貨物運輸險也算是必備險種,因此歷次調查的勾選率也都維持近8成的基本盤。

至於團體保險則是唯一明顯衰退的險種,團體壽險與傷害險較前一次調查小幅減少,團體醫療險則大幅降低到只剩2成不到。

至於目前還沒買但未來最想加買的保險,則依序為應收帳款保險、D&O保險、產品回收保險、員工誠實保證保險等,大多與犯罪行為或人謀不贓有關,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企業主對道德危險的危機意識自然較為敏感。

主動投保之外 法令與合約仍是促成投保的雙引擎

雖然歷年調查,千大企業的投保動機這個問項,在本問卷所列舉的選項中,「主動購買」幾乎都是各企業「必選」,以今年來看勾選率甚至高達9成7,但是「因政府法令規定」以及「因合約要求」這兩個外力,則一直是督促企業投保某些險種的雙引擎,包括銀行貸款合約要求投保的火險、車險,進口國法令或進口商要求的產品責任險、貨物進出口合約要求的貨物運輸保險、政府法令對某些行業要求的公共意外責任險、D&O保險等,因此兩項原因的勾選率都超過6成。

更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企業是發生過災害,親身體認到損失的衝擊和保險的重要,所以才投保的。

本次調查所回收的問卷中,排名在前50大的製造業就占了21家,其中竟有13家表示「因發生過災害,感到風險規劃的重要而投保」,占率超過6成。這除了說明大型製造業發生災害的機率頗高之外,產險業做為大企業後盾的貢獻之大也不言可喻。

理賠服務最大 保險條件和費率也很實際

人情保這種事幾乎不可能發生在大企業的保險購買決策中,因此在選擇保險公司的時候,考慮的條件通常很務實。例如「理賠服務」、「保險條件」、「費率最低」。

其中理賠服務一直是保戶最重視的事,8成5以上的大企業把「理賠服務」列為選擇產險公司的第一大條件。世界很小,千大企業的產險市場更小,理賠七折八扣、拖拖拉拉這一類的負面口碑很容易在這個市場上不脛而走,根本不必等到自己發生事故才有機會檢驗保險公司的理賠服務是否令人滿意,要落實看理賠服務選保險公司,對大企業來說是很容易的事。

而市場自由化之後,跟保險公司談條件、拗費率也成為更重要的課題,分別都有7成以上的勾選率,尤其是保險條件一項比前一次調查飆高15個百分點。隨著全球經濟不景氣,這個價格與條件的考量趨勢預料將更加速演化,不僅考驗企業,也考驗保險公司。

而金融保險業經營不善或掏空資產的負面消息頻傳,則加重大企業對保險公司形象與信用評等的重視度,因此這兩個選項的勾選率都比往年增加。

保險的貢獻在大企業獲得彰顯

擁有總資產超過20兆元和379萬名員工的一千大製造業,一向是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而千大企業與保險的依存關係與對保險的看法,同樣具有指標性意義。尤其有4成以上的大企業因為發生過災害而用心規劃保險,顯示對千大企業而言,保險計畫可不是紙上談兵而已,保險對大企業的貢獻早已跳脫書本上的理論,進入現實世界。








編輯推薦
健康醫療百科
穿發熱衣禦寒 小心愈穿愈癢
近幾年發熱衣、發熱褲掀起時尚潮流,標榜薄薄一件可抵禦低溫,但醫師提醒,發熱衣雖有保暖效果,卻因皮膚溫...
市場訊息
食藥署:輸入個人自用醫療器材仍須注意應符合規定 勿從網路購買來源不明的醫療器材 以免觸法
近期媒體報導,民眾網購醫療器材而遭地檢署裁罰,食藥署提醒,只要是醫療器材,就須符合醫療器材管理法的規...
市場訊息
三商美邦:首年「三樂小子養成計劃」成功協助八成學童提升健康狀況
三商美邦人壽長期關注兒童健康議題,近日委託波仕特線上市調進行「全台國小學童家長健康概念及生活習慣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