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三月十一日日本發生芮氏規模九的強震,核電廠相繼發生爆炸,引發日本及鄰近國家的恐慌,擔心輻射污染將對生命財產造成威脅。
歷史上最嚴重的輻射污染事件為一九八六年蘇聯政府在烏克蘭的車諾比核電廠爆炸,當時的輻射塵污染不僅影響俄國,還威脅北歐、英國、北美東部等鄰近國家,往後二十年間造成的傷亡人數高達十萬人,而且有二萬多人間接死於癌症。
外力侵襲 細胞病變成癌症
研究指出,輻射污染會對人體造成嚴重傷害,且幾乎無法修復,或者在修復過程中發生錯誤而演變為癌症。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邱仲峯醫師表示,癌症的成因主要是基因不斷遭受外力攻擊,使免疫系統無法修復而造成突變。
人體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癌細胞,平時在自體免疫系統的控制下,能將癌細胞的數量維持在不會興風作浪的狀態,一旦癌細胞複製的速度失控,開始大量生產到人體無法自行修補的地步,就會形成癌症。因此長期暴露在高污染環境或飲食不當,都是形成癌症的危險因子。
引起基因突變的原因相當複雜,根據醫學研究發現,飲食是造成細胞突變的主要原因,其他包括環境、菸害、病毒,還有輻射線等等都可能危害細胞健康。而人體防禦機制的強弱,也決定細胞病變的速度。
細胞染色體的基因發生變異,並不會立刻致癌,往往需要漫長的潛伏期才會變化成癌細胞。邱仲峯表示,在自體免疫系統的保護下,細胞要被不斷攻擊長達五年才會病變,而病變到罹癌又會經過好幾年的時間,因此,壞習慣雖然不會在短期內致癌,但健康狀況不論好壞都是長期養成,防癌,就要從日常生活做起。
年過五十 罹癌高峰期
大多數癌症都是後天環境造成的,到了一定年紀就會成為高危險群,即使生活習慣良好仍難倖免。邱仲峯表示,年輕時因為防禦系統良好,不論外力如何攻擊都抵擋得住,但是老了以後防禦系統開始衰退,細胞很容易病變,因此,年紀愈大罹癌的比例也愈高。
醫學界找出各種癌症發生的尖峰期,例如女性乳癌的高峰期為四十五歲、腸癌的高峰期為五十歲,在步入尖峰期前開始定期接受防癌篩檢,可以即早發現癌症,提高治癒率。
根據癌康協會出版的「二○一○癌症報告」,二○○七年國內罹癌人數約七萬五千人,健保用於癌症支出為四百八十一億元,佔健保財務支出的十五%;為降低國人的癌症機率,國民健康局針對符合一定條件的民眾做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口腔癌四大癌症免費篩檢,每年投入癌症防治篩檢的經費亦高達二十一億台幣。
心情鬱卒易誘發癌症
除了飲食、作息與生活環境,情緒也被認為是影響癌症的因素。邱仲峯表示,壓力大會使免疫功能降低,導致腸胃不舒服、失眠、胃潰瘍、皮膚病變、皰疹等。而免疫機能下降會使細胞容易遭受破壞,罹癌機率就會提高。
此外,時常暴露在化學製劑工作環境的人員,長期吸入揮發性物質,可能使呼吸道、肺臟產生病變,成為罹癌的高危險群。一旦飲水遭到污染,膀胱及泌尿道亦會出現問題。
至於性別,目前男女罹癌比例約略相當,但存活率女性稍高,可能與癌症種類有關,台灣男性以罹患肝癌、肺癌、口腔癌等惡性程度較高的癌症居多,相較之下,女性較易罹患的子宮頸癌、乳癌存活率相對較高。
家族史 癌症高危險群
若家中有人罹癌其他家人要格外小心,因為在同一環境,吃類似的食物,有類似的生活習慣,甚至接觸類似的危險因子,例如化合物、油煙、二手菸,這些因素使某個家人發生病變,也可能讓其他家人發生病變。
家族如有癌症病史,本身就有必要定期接受篩檢。要特別注意的是,癌細胞未必會在同一個器官發生病變,即使家人罹患乳癌,自己仍有可能罹患其他癌症,因此最好能夠進行全身徹底檢查。
症狀半年不癒 小心罹癌
在資訊爆炸的年代,每天會接收到大量的健康資訊,加上癌症多年來一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令人聞癌色變,甚至過度懷疑自己是否得了癌症,成為另一種「疑病症」。
邱仲峯表示,各種癌症的表現都不相同,多數癌症初期沒有症狀,因此難以察覺,不過當某些症狀持續半年都沒有緩解,就要到醫院徹底檢查。曾有病患咳嗽長達半年都沒有改善,經醫師安排電腦斷層後才發現罹患肺癌。
癌症醫療支出龐大 保險作後盾
為了確認癌症的治療方針,醫學上會將癌症分期,讓醫生在第一時間約略預測五年存活率有多少。
邱仲峯表示,癌症的惡性程度不同,五年存活率也有很大的差異,例如乳癌第一期的五年存活率高達九十%,至第四期還有四十%,與鼻咽癌、子宮頸癌相當,但是胰臟癌的五年存活率則只有個位數;而肺癌及肝癌等二大「國病」,五年存活率也不到十%。
由於罹癌後的醫療費用龐大,癌症險能貼補治療癌症時的醫療費用及收入損失。想要用保險來分擔龐大的醫療費,在投保前對癌症險最好有基本的瞭解。
不同癌症險 保障有差異
淡江大學保險經營研究所教授林麗銖表示,癌症保險可分為倍數型、帳戶型、還本型三大類,前面二者不論主、附約都是終身型的保險。
帳戶型與倍數型的差別在於,帳戶型兼具健康險與壽險概念、保額較低,例如保額五十萬元的癌症險,即使非因癌症身故,仍會給付五十萬元的死亡保險金,若罹癌期間保險給付額度累計達十萬元,身故後則給付帳戶餘額四十萬元。
倍數型則以「住院日額」的倍數為給付總限額;例如日額為一千元,倍數為二千倍,則保單的總給付額度就以二百萬元為限,可用在住院、開刀、化療、放療各項給付中,身故後受益人同樣可以領取餘額。
而還本型以「初次罹癌」為給付重點,罹癌獲得一筆罹癌保險金後,保單就終止,若至保障期滿時都未罹癌,保險公司會退還所繳保費,有些保單設計非癌症身故也會退還所繳保費。
不過,林麗銖提醒,年齡愈長罹癌風險愈高,購買還本型癌症險雖然讓保戶感覺沒有虧本,但是當契約到期領回所繳保費之後,保障也就跟著消失了,屆時想要重新投保,不但保費變貴,甚至可能因為年紀太大而買不到保障,如此也就失去了保險的意義,因此購買時一定要慎重考慮。
治療癌症只有健保不夠!
民眾常認為有了健保就不需要癌症保險,林麗銖表示,國人在情親的維繫上較為密切,常常有一人罹癌、全家上醫院的情形,造成家庭正常生活受到影響。而癌症險的保險金則可以彌補自己或家人的收入損失。
此外,生病所支出的費用不一定用於治療,諸如看護費用以及營養補充品等等,都不在健保給付範圍之內。透過保險給付來補貼,可以讓患者得到更妥善的照顧,解決許多問題。
僅三分之一癌症的標靶治療有健保給付
根據二○○九年台灣銷售藥物排行榜統計,前二十名藥品中,癌症用藥與三高藥物相同,占了六項,包括第二名的「基立克」、第七名預防乳癌復發的「賀癌平」、第十三名治療肺癌的「艾瑞莎」、第十六名用於多種癌症化療藥物「剋癌易」、第十七名「得舒緩」、第二十名治療大腸直腸癌的「爾必得舒」。醫師預估,癌症用藥未來成長會更快速,可能囊括一半排名。
邱仲峯表示,目前僅有三分之一癌症標靶藥物有健保給付,若要自費使用標靶藥物,一年可能要花費上百萬元,的確會成為一筆很大的負擔。癌症險可貼補部分藥費,減少部分經濟壓力,爭取更多的治療生機。
癌症險非全能 整體規劃更完善
醫療技術不斷創新,癌症險給付內容也隨之提升。林麗銖表示,早期癌症險的給付項目較陽春,新一代的癌症險,除了化療、放療,還包含出院療養、義乳重建、義肢、義齒、骨髓移植等,保障範圍更健全。
邱仲峯指出,九十%的放射治療都在健保給付範圍,至於癌症新療法如光子刀、螺旋刀、弧型刀等等,會有部分差額不在健保給付範圍,需由病友自行負擔,整個療程約五萬至二十萬元不等。
此外,癌症保險的給付著重在住院治療及出院療養,邱仲峯發現,癌症險的平均理賠金額以肝癌最少、乳癌最多,顯示癌症的惡性度愈高、存活期愈短,獲得的保險理賠金額反而愈低。
林麗銖表示,癌症險的主要功能在於補償治療癌症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較不強調身故保障,因此仍需要壽險、重大疾病等保險來整體規劃。
此外,癌症治療方法日新月異,傳統癌症保單未必給付,若要分散這部分的風險,最好再加實支實付醫療險或一次給付型的防癌險及重大疾病險,才能有效分散罹癌風險。
入住安寧病房 保險理賠應放寬
癌症的前端預防需要自我把關,邱仲峯表示,過於美味、精緻的料理或烘培好吃的麵包,都是加工食品,造成身體吸收代謝的負擔;愈簡單、愈天然的飲食方式就是健康防癌式的生活習慣,許多醫院對防癌保健比癌症治療更重視,也有少數保單會提供健檢費用,以鼓勵被保險人定期檢查,降低癌症的風險。
雖然癌症的存活率逐年提升,部分病患仍無法避免走向生命末期的照護。不過,邱仲峯表示,台灣每年入住安寧病房的末期病患不到二成,多數癌末患者仍在接受積極、過度治療,入住安寧病房通常得不到保險理賠是原因之一。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曾經針對壽險公司進行安寧病房給付調查,雖然有不少產壽險公司表示會放寬理賠安寧病房的住院及相關費用,但在一般病房接受非積極性安寧療護則不一定理賠。
在健康時做好防癌險規劃,是一般民眾應有的認知,至於如何訂定一套符合癌末病患需求的安寧療護理賠標準,讓逝者平安、生者無憾,則是保險公司應負起的社會責任。
編輯推薦 | ||
公、勞、農、健保 職災退保後 得自願繼續加保 政府還補助50%保險費
勞工發生職業傷害時,不論是勞基法第7章「職業災害補償」或勞保「職業災害保險」都設有各種補償的規... | 市場訊息 國泰金控:最受歡迎!國泰七度蟬聯金融領域畢業生最嚮往企業
由《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主辦之第7屆「保險龍鳳獎」頒獎典禮於今(6)日舉行,國泰榮獲最嚮... | 財經時勢 異業合作鬆綁!保險攜手金融科技 共推創新保單 金管會日前宣布,將擴大開放保險業可與金融科技業異業合作,未來雙方合作推出創新型保單,向保險局申請試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