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產保險
【8月號雜誌搶先看】闖山海秘境 簽生死狀前 別忘了這些保單!
文/編輯部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0.08.10 (新聞)
在台灣旅遊,你可能覺得不必花錢買旅平險,縱使才幾百元;即便有買,但你知道,登山或浮潛意外死亡,旅平險很可能不賠嗎?
 
一般旅平險、傷害險,保障的是「非疾病引起的外來突發事故」,然而登山、浮潛等高風險活動傷害,究竟是疾病還是意外引起?雙方常有不同認知,所以,出遊不只要買保險,更要根據活動項目「買對保險」,才是關鍵。
 
「直升機當小黃用」 強制投保登山險
 
據消防署統計,每年約有三百人因登山意外向救難隊求援,以五、六十歲中年人為大宗,其中更有二、三十人無法活著回家。
 
 
然而,山難搜救耗費龐大人力及金錢,多由政府買單,逐漸引起輿論反彈,認為「救難直升機被當計程車在用」。雖然有的地方政府會對違規硬闖的山友索賠,但對於「使用者付費」的規定不一,執行上也有困難。
 
加上旅平險除了疾病或意外的常見爭議外,也未將搜救費列入保障,因此,近四年各縣市陸續祭出《登山自治條例》,規定攀登部分山林須投保登山險,否則可開罰一萬至五萬元,可視為替未來救難「使用者付費」鋪路。
 
另一方面,去(二○一九)年十月,行政院長蘇貞昌宣布山林解禁,並祭出一系列改革,其中包括《國家賠償法》修正案,希望能落實登山者自主管理、承擔責任的觀念,減少對國家資源的濫用。
 
緊急救援費用 不賠直升機
 
登山險與旅平險最大的不同在於,旅平險只承保疾病以外的意外傷害,而登山險除了疾病以外的意外傷害,也承保各類登山事故,避免了疾病或意外的認定糾紛。
 
目前共有七家產險公司販賣登山險,其中僅前兩家開放網路投保。保險金額的部分,失能及死亡約為一百萬~兩百萬元,實支實付醫療約在二十萬元,緊急救援費用約為五十萬元左右。
 
登山險的保障內容,包含因登山事故(如山崩、高山症、失溫等)導致的死亡、失能與醫療費用給付,以及因登山事故需進行搜尋、醫療轉送及遺體運送所衍生的費用。
 
不只如此,就連前往登山的路上出車禍、登山口外遭落石砸中等意外,只要在保險期間內,且非不保事項或除外責任,保險公司都必須理賠。因此投保登山險時,記得將「D0」(移動日)計算在內,並預留回程的彈性,以防遇上意外,保單卻過期了。
 
要注意的是,登山險雖有「緊急救援費用」項目,但有三種情況不會啟動,一是山友未合法申請入山證、攀登禁區,甚至是在颱風天執意攀登,因這些行為而產生的救援費用無法獲賠;二是將「直升機」等航空器救援費用除外;三是超過預定下山時間不滿二十四小時,搜救費用不予理賠,因為通常來說,山友失蹤或超過預定下山時間二十四小時後,親友才會向警消報案協尋。
 
 
 
 
 
 
 
 
 
 
 



編輯推薦
財產保險
全國18家產險公司總體檢(下)
04自留比率 將所承保的危險透過再保險轉嫁或分散,是產險公司最重要的危險管理方案。產險公司必須...
財經時勢
壽險業增員力大比拼 好慘!14家負成長
2018年前10月壽險業務人力,有14家公司出現淨流失,只有7家壽險公司正成長,1家持平。22家壽險...
市場訊息
伊甸基金會:偏鄉發展遲緩兒 療育迫在眉睫
城鄉差距在台灣始終嚴重,偏鄉地區的經濟、教育及醫療資源等,與都市有如天壤之別。誕生在偏鄉的發展遲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