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件人姓名: | |
| 收件人Email: | |
| 寄件人電話: | |
新聞 市場動態
【7月號雜誌搶先看】是成交神器,還是燙手山芋?失扶險熱賣的真相
文/編輯部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0.07.07 (新聞)
長照險上路十八年後,壽險公司在二○一三年推出「按月或按年給付」的失能扶助險(舊稱:殘扶險),保障意外或疾病引起的失能,部分保單更設有領得夠的「保證給付」機制,吸引民眾搶購,甚至擠下「儲蓄險」成為業績冠軍,也在調查中超越「醫療險」,成為保戶再購首選。
據最新統計,去年長照險投保率僅三・○三%,失扶險雖沒有投保率統計,但根據《現代保險》二○二○年「消費者壽險購買行為調查」,保戶最想再購的險種中,「長照險或失扶險」從榜上無名,到二○一九年的調查超越醫療險後,這回又再次蟬聯冠軍,勾選率達四十四.四%,等於每十位保戶就有四位想要購買,也可證明其吸睛程度。
然而,這張超好賣的業務神器,卻讓精算部門好頭痛。
失扶險推出七年,核保及理賠條件越來越嚴格,也代表賣相越來越差,第三年開始就有保險公司陸續喊卡,有的拉高承保條件,有的調漲保費,甚至縮減或取消保證給付,更有壽險公司乾脆不玩了,退出這塊市場。
究竟,曾創下日賣千張佳績的失能扶助險,為何跌落神壇?

保證給付喪失初衷 保險公司賠到怕
不論生存與否都會理賠的保證給付,號稱賠得夠、賠得多,雖然對消費者是強大誘因,但失扶險的初衷是照顧「失能者本人」,而非家人,若失能不久便身故,保證給付的金額就會貼現給受益人,這樣的設計類似於「壽險」功能,喪失了失扶險的初衷。
話雖如此,目前市面上還是有少數保證給付的保單,壽險公司坦言「是為了好賣」,這類設計雖讓理賠部、精算部「好頭痛」,但商品部為了顧及業務端需求而強力要求,最後就是兩邊各退一步,慢慢縮限條款或保證天數。
精彩全文與圖表,請詳見7月號(379期)現代保險雜誌,馬上訂購!
|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富邦產險:推出「車窗車鑰險」 萬元保額年保費僅百元對於車主來說,除了停車費、稅金等固定開銷外,非固定開銷也是一筆額外的支出,如車輛受損更換零件、定期保... | 健康醫療百科 正確用藥,5問5不5核心
國人愛吃藥,台灣去(2013)年共吃掉超過 22億顆胃藥,其中制酸劑藥品就高達17億顆以上,以... | 財經時勢 美政策影響 癌症藥價可望下跌對癌症病患而言,六位數字的癌症藥價常令人跳腳,但在近期這一波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最新政策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