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高風險行業 保險嗎?
文/周采萱 | 2014.03.01 (月刊)

去年七月新北市一間違章建築家具工廠大火,突如其來的「閃燃」奪走兩名消防隊員性命,讓人見識到火場的可怕,也足見消防工作的高危險性,政府提供消防人員哪些保障?除了消防隊員外,大樓洗窗工、道路清潔人員等職業風險都不低,個人傷害險保不保?從事高風險職業者應規劃哪些保險?

救災殉職 義消、消防隊員都有撫卹金

內政部消防署指出,不論是消防隊員,或是協助消防隊員救災的義消,政府與民間機構皆有提供因公殉職的相關補助,義消人員因公導致極重度與重度傷殘者,目前給予一二三萬九四八○元,中度殘障者六十一萬九七四○元,輕度殘障者二十七萬五四四○元,倘若因此死亡,則給予一次撫卹金三○九萬八七○○元。

消防署指出,各縣市政府機關必須為義消團體投保商業救災意外險,保額最高三百萬元,倘若義消人員因公殉職,家屬還能依據公務人員撫卹法領取相關撫卹金,另外,財團法人義勇消防人員安全濟助基金會、財團法人消防發展基金會也提供相關補助。

至於正式消防隊員可獲得的撫卹金,可分為因執行職務死亡,以及冒險犯難因公殉職兩類,事故中兩位英勇殉職的消防人員就屬於後者,每人可領取的一次撫卹金、從優議卹增加功績撫卹金、公教人員保險死亡給付、殮葬補助費、因公傷殘死亡慰問金、消防教育學術研究基金補助、新壽慈善基金會補助、財團法人消防發展基金會及警察消防海巡移民空勤人員及協勤民力安全基金等共九項一次金給付,以兩位消防員年資皆約五年計算,家屬大約可領到一千多萬元,另外還有連續二十年發放的年撫卹金,每年大約四十萬元。

高風險行業 雇主應投保 責任險、團體傷害險

消防等公務人員有政府、民間基金會提供撫卹金,但從事高風險行業的民間業者卻只能自求多福,例如大樓洗窗業、運輸業、物流業等,除了基本的勞保、職災保護法之外,必須仰賴雇主或員工規劃相關保障,分攤職業風險。

按照勞基法規定,只要勞工因公受傷、殘廢或死亡,雇主最少必須按勞保給付標準(或以勞保直接取代)提供補償金。

勞動基準法對雇主責任採無過失主義,也就是不論雇主有沒有過失,只要勞工發生職災,就必須按勞基法規定補償,倘若雇主對職災的發生有過失,例如沒有維持勞動安全環境、要求勞工從事不合理的勞動等,勞工除了前述勞保與勞基法補償外,還可以依民法侵權行為向雇主提起民事賠償,包含因職災喪失工作能力的損失、生活上增加的費用以及精神損害等。

富邦產險指出,雇主就民事上必須負擔的賠償責任,可以透過雇主意外責任險分攤,只要是受僱勞工在保險期間因執行職務發生意外事故或死亡,雇主依法必須負擔賠償責任,「雇主意外責任險」就能扣除保單自負額後在保額內理賠,替雇主減輕負擔。

許多雇主以為雇主意外責任險與員工團體傷害險可互相取代,富邦產險表示,團體傷害險主要保障員工生命、身體,給付內容包括身故、殘廢或醫療保險金,只要確定符合保單條款規定的意外事故,就能全額理賠,與雇主意外責任險按責任比例分攤賠償金額不同。

富邦產險建議,基於企業經營安全以及員工福利考量,雇主應該同時投保雇主意外責任險與團體傷害險,周全勞動保障。

高風險行業 個人傷害險「難保」職業等級表三十年未改

除了仰賴勞保、雇主外,勞工替自己規劃傷害險也是分攤職業風險重要一環,不過,高風險行業的個人傷害險保費「貴鬆鬆」,即使勞工有心投保,也難以負擔高額的保費。

個人傷害險將被保險人的職業風險由低到高分為一到六級,以及拒保級,舉例來說,消防人員為第五級,一般企業行政人員為第一級,隨著職業等級提高,保費也會逐級增加,例如第六級保費是第一級保費的四.五倍。

保險公司會依據被保險人的工作內容以及工作環境來決定職業等級,倘若被保險人兼職兩份以上工作,只要危險性較高的工作時間超過整體百分之十五,就要以該職業身分投保。

隨著勞動安全成為全球共同課題,許多行業的風險已大幅降低,但真正按照理賠經驗調整費率的保險公司卻少之又少,現行的傷害險職業等級分類表已沿用三十年,許多行業的風險等級早就不符合現況,而成為亟需保險保障勞動者的投保阻礙。

據了解,目前壽險公會正研議修正傷害險職業等級分類,但仍待主管機關核准。

壽險公司理賠人員指出,基於風險控管,針對職業等級第五、六級者,保險公司通常會限額投保,甚至不承保,主要原因在於真正從事高風險行業的被保險人並不多,在樣本數不足的情況下,無法計算出準確的費率,因此業者在核保時顯得保守,也不知道該如何調整職業等級。

壽險、醫療險、長看險 補強保障缺口

友邦人壽新契約部資深經理黃文池建議,從事高風險行業者可以投保採用單一費率、不分職業等級的傷害險,增加職業保障,另外,透過壽險、醫療險以及長看險來彌補保障缺口,尤其從事高風險工作容易受傷,甚至導致殘廢,需要他人照顧,最好在可負擔的範圍內規劃完整的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保險公司在壽險、醫療險核保上不像傷害險那麼重視職業風險,但因危險發生率高,保險公司可能會要求限額投保或加費承保,建議可多找幾家壽險公司投保以補足保障。

此外,黃文池提醒,轉換工作必須告知保險公司,若職業風險增加就必須更改職業類別、增加保費,否則將來理賠可能會按保費比例「打折」,若是職業風險降低,也能調降保費、減輕荷包壓力。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凱基人壽:十月連假瘋出遊 網投凱基人壽旅平險e路安心守護
中秋、國慶、光復連假接連而來,若再搭配請假攻略,10月的假期甚至可長達16天。加上秋季賞楓旅遊熱潮,...
市場訊息
元大人壽:最實惠的母親節禮物 為您每年發紅包給媽媽
母親節快到了,還在思考送媽媽什麼禮物嗎?根據人力資源銀行所做過的調查,子女最想送的母親節禮物前三名為...
市場訊息
富邦產險:高價車熱銷 第三人責任保不夠 保超額責任才安心
近日與高價車、超跑發生擦撞的意外時有所聞,若是錯在己方,車體損失的賠償金額則高得嚇人,就算有購買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