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瑞士再保在其所出版的Sigma 2002年第7期,樂觀預測未來5年銀行保險在亞洲將有長足發展,當時亞洲的12個國家僅菲律賓與南韓未開放銀行保險業務。而事隔不到1年,亞洲各國幾乎全部成為銀行保險蓬勃發展的國家。
開放未滿1年 已經交出漂亮的成績單
2003年保費規模達597億美元、世界排名第7大的南韓,去(2003)年8月底開放銀行販賣產壽險商品。今年3月,來自銀行的壽險業務占總保費收入的0.7%,約為813億韓圜(相當於5,420萬美元),產險則為2兆4,500億韓圜(16億3,333萬美元)占了8.7%。
而到了今年6月、也就是開放後的第10個月,壽險業績已成長到1,528億韓圜(1億187萬美元),產險則為2兆8,100億韓圜(18億7,333萬美元)。7月,銀行保險的業績占率已竄升到35%,尤其是儲蓄型與年金型商品,占率更高達該險種業務總量的70%。
目前南韓金融機構只能在櫃台販售保險商品,不得到客戶家拜訪或電話行銷。在2006年3月之前,金融機構的保險招攬人員編制不得超過2人,除該2人外,其他人員更不得有從事保險銷售、介紹或收取介紹佣金的情事。在這樣嚴格的規範下,銀行保險業務還能有這樣的發展,堪稱成績斐然。
傳統保險業面臨多面向經營困境
銀行保險設計的目的即在讓客戶所有的金融需求都可以在同一家機構獲得滿足,因此可以強化銀行的競爭力,並創造銀行與保險公司間的綜效。南韓商業銀行涉入保險業務的程度日深,根據市場人士分析,銀行保險業務因為市場需求的關係,未來幾年預計還會有可觀的成長。
這樣的現象對於保險商品的推廣,表面上看來固然是好事,但是業界已有人提出保險公司應多加考量的警語。尤其以銀行與保險業的策略合作關係看來,對於已飽受經濟成長遲緩、新契約成長率下滑、解約與失效率攀高之苦的保險公司,恐怕將是雪上加霜。
目前南韓家庭擁有壽險的比例約有9成,平均每戶家庭持有4.7張保單,市場已相當飽和。因而新契約占有率由1998年的51%降為2003年的28%,但保單失效與解約的占率,近2年便增加2%,2003年時已達16%。
而以大多倚賴保險業務人員銷售的本國壽險公司的業績成長來看,2002年平均年成長率還有10%,但2003年時已減降為3.3%。據三星經濟研究中心的研究員表示,因為滲透保險公司利基的金融機構的加入,今年的成長恐怕更有限。
「這是個零和遊戲,因為南韓保險市場已經很飽和,如果銀行多賺一些,保險公司就得多損失一些」,一位分析師如此表示。南韓的49家產壽險公司,有的已經因為網路低價競爭而苦不堪言,如今再加上銀行保險的熱賣,處境堪憂。
銀行被視為保險業者的強大威脅
銀行保險大賣的原因,專家認為主要乃是拜其容易接觸客戶、客戶沒有被推銷的壓力,以及超優質的顧客資料庫所賜。就如同所有保險公司所看到的,保險公司可以利用銀行廣大的行銷管道及優質的顧客資料,節省行銷費用,也可依循客戶的需求,提供一次購足的服務。
只是,銀行保險實施近1年來,雖然為保險公司帶進了部分業績,但是實質上,銀行保險並未充分滿足銀行與保險公司的需求,反而改變了產壽險業的競爭結構與獲利能力。產壽險公司的市場大餅正被銀行大口大口地啃食中,不論大型或中小型保險公司都面臨著這個問題,而且預料幾年內,銀行將會吃下原先由保險公司獨享的更大的市場。
根據調查,有8成以上的南韓民眾表示,想要透過銀行進行資產運用,因為他們覺得銀行比保險公司值得信賴,也更具便利性。而銀行經過近1年來對保險業務的接觸,已經開始設立自己的保險子公司,切斷與傳統保險公司的合作關係,甚至已規劃出完善的行銷策略,要來搶食保險市場大餅。看起來,銀行已形成一股威脅保險業的強大力量。
政策厚此薄彼 銀行更加佔便宜
銀行力量的介入,產壽險業同感憂慮,但對於販售長期契約的壽險公司而言,受到的衝擊似乎較產險公司小。產險公司以經營1年期的汽車保險為主要收入來源,若透過銀行販售保險,第2年一半以上的客戶恐怕會向銀行續保車險,產險公司堪稱進退兩難,因此部分產險業者極力反對明年4月開放銀行販售車險業務。
事實上,在不少業界人士眼中,南韓的銀行保險政策弊病甚多。一般認為,公平的競爭環境應該是保險公司應獲得的最重要保障,因為論到銀行保險,銀行的角色遠較保險公司吃香;銀行要擁有自己的保險公司的障礙,相較於保險公司要經營銀行之類的金融機構,在現行的金融律法上容易許多。雖然其間的不公平眾人皆知,但南韓政府並未努力做任何改善。
更糟的是,政府匆促之間開放銀行保險,未慮及金融基本結構現況,做好配套措施或限制,「即使是法國,在1950年代推出銀行保險時,也是謹慎地以20年為一開放階段。 」一位南韓壽險公會人士如此表示。
南韓保險市場將呈現不同的競爭與變化
所以依政策或時勢看來,銀行在這場保險戰役中似乎暫居上位。目前南韓的前四大銀行──國民銀行(Kookmin)、新韓銀行(Shinhan)、伍里銀行(Woori)和韓亞銀行(Hana)所賣出的保險商品,約占業界所有銀行保險契約的76%。這些大型銀行正積極籌設旗下保險經代公司或子公司,其中國民銀行在4月時,便以25億韓圜(218萬美元)的代價,向南韓政府買下Hanil 壽險公司,韓亞銀行則與安聯第一壽險(Allianz First Life)成立了HanaLife Insurance,而伍里銀行也已表明將併購保險公司。
可以想見,在銀行積極介入保險市場的經營之下,南韓的保險市場勢將呈現不同於以往的競爭與變化。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明台產險:榮獲農業保險卓越貢獻獎 推出第二代「家禽的好險」 雞、鴨、鵝、火雞皆有保有鑑於產險業者對農業保險之貢獻有目共睹,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今日(9/18)第12屆農金獎中頒獎表揚產... | 市場訊息 摩根投信:資金多頭攻勢稍事休息 台韓上週逢壓較沉重 11月來外資對亞股有買有賣今年來屢獲資金青睞的台韓雙市,上週出現較為明顯的資金賣壓,台股上週遭外資賣超14.82億美元,除了為... | 市場動態 業界動態
ING安泰人壽 宣布2007年5大經營方針
ING安泰人壽2月7日舉辦「舞動奇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