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新聞 調查&排名
<電視節目>木瓜 鳳梨 釋迦 保險大PK
| 2019.12.02 (新聞)
台灣水果揚名國際,但如果要選出最具代表性的,木瓜、鳳梨、釋迦,應該榜上有名:木瓜,被中醫譽為「百益果王」,台灣每年出口的木瓜種子數量,排名世界第一。鳳梨,台灣水果出口值最多的水果,每年出口總額達四千萬美元。釋迦,出口值僅次於鳳梨,但台灣是全世界釋迦種植最多的地方。
而這三種水果,都有專屬保單在背後守護。
「我種木瓜十三年了,一年四季都在收成,但颱風一來沒得躲,還好有木瓜保險,保障我的木瓜園,」來自台南市楠西農會的木瓜農劉順乾,一聽說有木瓜保險,就幫自己一.五公頃的木瓜園買保險了。
「幫自己的心血,買一份保障。」來自屏東縣內埔農會的鳳梨農潘毓堂,一語道破農民的心聲。我們吃進嘴裡的每一口鮮甜,都是農民用心付出、日以繼夜的照料下,才能收成的甜美果實。
「木瓜最怕颱風,」負責新種險核保與新商品研發的華南產險意外險部襄理丁豫聖說,木瓜根莖脆弱,最怕遇到大風大雨、更怕淹水,「但台灣九成以上的木瓜,都是採用棚架網室栽種,所以木瓜保險也提供附約,把棚架網室也納入保障。」
鳳梨保險不勘災,實際收穫量<保證收穫量,就理賠。新光產險資深副總經理王伯壎解釋,所謂「實際收穫量」,就是農民在保障期間實際採收的收穫量;而「保證收穫量」則是「基準收穫量」乘以「保障程度」。
舉例來說,在保障期間,鳳梨農阿潘的「實際收穫量」為每公頃四萬五千公斤,而乘以「保障程度」後算出「保證收穫量」為四萬六千公斤,高於實際收穫量,那阿潘就能獲得理賠。
大目釋迦及鳳梨釋迦是台灣兩大釋迦品種,農委會「釋迦收入保險」就將這兩大品項納入保障。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主秘陳啓榮表示,釋迦收入保險,讓釋迦農除了農業天然災害救助之外,還有保險保障,遭遇天災時,就不用擔心收入受到影響。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疫苗險夯!接續防疫保單買氣 日銷四萬張 自COVID19爆發以來,保險業者陸續推出防疫保單,但多數仍要「確診」才能獲得理賠,直到去年底,台產... | 財產保險 廟會放煙火傷人,公共意外險理賠爭議多
廟會活動又傳意外!高雄市一間關帝廟上週六辦誕辰儀式,陣頭未經許可在路旁施放高空煙火,疑似因為鋼... | 財經時勢 疫後投保意願大增 2024再購熱門5大險種經過長達3年的世紀大疫,民眾投保意願和保障觀念也出現轉變!根據《需求分析保典》摘錄自2024「全國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