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新聞 財經時勢
個人健康險變動大 上半年銀行、保經代熱銷
文/許伊婷 | 《現代保險》雜誌 | 2019.07.19 (新聞)
【本文重點】今(2019)年大幅變動的個人傷害險,成為銀行及保經代通路保費增加的關鍵。 |
受去(2018)年底股匯雙殺影響,今(2019)年投資型保單買氣減弱,今年上半年初年度保費相較去年同期成長最高的三個險種是傳統型年金(55.7%)、傳統型壽險(18.3%)及利變型壽險(17.7%)。但將非投資型壽險、非投資型年金、健康險及傷害險分為個人險及團體險來看,今年上半年成長率達雙位數的險種有兩種,依序是個人健康險(18.7%)、個人壽險(17.8%)。
個人健康險中成長率超過5成有5家公司,依序為宏泰(439.8%)、元大(99.7%)、臺銀(77.9%)、台壽(65.2%)、全球(50.7%)。
今年個人健康險有大幅變動,2月底經歷第一波停售潮,譬如:元大及全球2月底以後取消保證給付,台壽、全球及遠雄的健康險核保不再接受次標準體(有體況);第二波停售潮,是上(6)月底是台壽取消200個月保證給付,7月推出保證給付180個月,以及起賠日由確診當下延長為確診後滿6個月才開始理賠;第三波停售潮為宏泰7月15日後健康險不再接受次標準體。目前還有提供保證給付的壽險公司有臺銀、宏泰及台壽,但各家的給付月數不同。
由於全球、台壽等公司在2月底針對健康險不再接受次標準體投保,仍可接受次標準體、失扶險又有保證給付的宏泰就成為高齡者、有體況者的選擇,是宏泰衝高健康險保費的原因之一。
壽險公司三大通路一向為銀行、壽險公司業務員及保經代,以自家公司業務部隊為主要通路的壽險公司健康險過去已大幅變動過,而今年變動較大的壽險公司主要通路都為銀行及保經代,自家業務員數量較少,造就今年上半年銀行(2.9%)及保經代通路(13.5%)正向成長,業務員通路(-6%)負向成長的狀況。
延伸閱讀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兆豐銀行:中秋連假訂房攻略!刷兆豐卡最高享17%回饋久違的連續假期即將來臨!今年中秋四天連假預計又將掀起國旅熱潮,各家銀行不約而同祭出包羅萬象的旅遊回饋... | 財產保險 揭開強制車險黃牛騙局當民眾在醫院遇到自稱是醫院義工、冒充政府部門或善心人士,主動提出「協助病患辦理強制車險或勞保等保險理... | 人壽保險 大女人靠三部曲 建構家庭保護傘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夫人陳佩琪,以第一名的網路聲量奪得「最搶版面的政壇人妻」,常常在社群媒體發文為柯文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