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基因檢測技術用於預防醫學的情形愈來愈普及,但檢測後發現自己是某種疾病的高危險群,才趕緊去買保險,寄望日後病發能獲得保險給付,基因檢測業者也以此為推銷手法,告訴消費者「我們是私人機構,檢測結果不會送健保署,也不是正式就醫記錄,保險公司查不到。」會不會引發更多理賠糾紛?
人類基因組於2000年完全解碼,經過十多年演進,基因檢測愈來愈普及,目前運用最廣泛的就是癌症患者精準醫療,一旦確診罹癌,醫師在用藥前會先進行基因檢測,以提高標靶藥的精準性。
「同樣都是罹患直腸癌,A患者和B患者對標靶藥的使用結果截然不同。」癌症科醫師表示,對於結直腸癌患者來說,RAS基因檢測非常重要,人體腫瘤千差萬別,即使是同樣患有結直腸癌,同樣的性別,同樣的年齡,甚至是同樣病理分期的患者,用相同的藥物治療,療效卻相差甚遠。基因檢測可以精準找到對藥物反應最佳的患者,大幅提升治療效果。
目前基因檢測用於疾病預防最知名的例子,就是美國好萊塢影星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做了遺傳性乳癌、卵巢癌的BRCA基因檢測後,發現自己是BRCA突變基因的攜帶者,罹患乳癌、卵巢癌的風險分別高達87%與50%,而裘莉的母親及外祖母也都因乳癌及卵巢癌辭世,因此她選擇在尚未罹癌時就預防性的切除乳腺、卵巢及輸卵管,以及早預防癌症發生。
但是在商業競爭的考量下,有基因檢測公司直接告訴消費者「做完BRCA基因檢測,若發現自己為高風險族群,可以趕快去買保險。」業者強調,基因檢測記錄不用登錄健保,保險公司查不到,可以趕緊投保。
保險法規定,保戶投保時,對於保險公司的書面詢問,應據實說明,若有隱匿或遺漏不為的說明,或為不實說明,足以變更或減少保險公司對於危險估計者,保險公司得解除契約。
「基因檢測高風險群」與「確診罹癌」不能畫上等號,保險公司在資訊不透明的情況下,或許無法主張解除契約,但長久下來勢必造成大數法則失靈,保險機制難以運作。
如何有效管理基因檢測資訊,在問題發生前定好遊戲規則,是主管機關不能忽視的問題。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投保超過5年 還可要求補告知並加費嗎?趙先生6年前透過擔任保險業務員的朋友,向X公司投保終身醫療險並附加終身手術險,他在體檢時告知醫師,當... | 財經時勢 工作過勞自殺身亡 雇主責任如何認定? 日本餐飲集團「和民」女性員工森美菜,一個月加班超過140個小時,疑似不堪身體過勞於2008年6月自殺... | 財經時勢 透視民心 迎向保險康莊大道!現《現代保險雜誌》主辦的保險品質獎於二○一八年一月九日隆重舉行,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現代保險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