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兩則新聞告訴你 做善事不能改變命運 知識才能
文/何楷平 | 《現代保險》雜誌 | 2019.06.11 (新聞)

古今中外,勸人為善的故事比比皆是,但很多事情,不是做善事就能改變的。去(2018)年12月兩則新聞,剛好和保險有關,而且也反映了「做善事不能改變命運」這個道理。

其中一則是「孝子撞超跑恐賠千萬 善心人士伸援手」。一位20歲林姓男子,幫生病的媽媽送貨,因為精神不濟,撞上停在路邊的四輛超跑,修車費用高達近千萬元。

林男的爸爸過世多年,母親獨立扶養三名子女。林男為分擔家計,休學打3份工,沒想到闖下大禍,他說「只要我還活著,就會負責到底」,但天價賠償金根本賠不起,好在善心人士伸出援手,願意提供金錢上的援助。

另一則新聞是「普悠瑪罹難孩童身故保險金不賠 立委勸保險業出慰問金」。台鐵普悠瑪翻覆,罹難者當中有5名未滿15歲,因為《保險法》規定未滿15歲死亡,不理賠身故保險金。有立委建議金管會採取「道德勸說」,盼保險公司出慰問金,但業者態度保留。

這兩則新聞,一個是有人自願跳出來做善事,幫助弱者度過難關,另一個則是遵守規矩的人,被逼著要出來做「超過責任範圍」的善事。做善事,當然是件好事,但做善事並不能改變已經發生的事、也不能避免相同的事再次發生。

我想起一部在網路上流傳許久的影片。一位盲人,在熙來攘往的街頭乞討,他手上厚紙板,寫著短短一行字「我是盲人,請幫助我!」但沒什麼人理他。過沒多久,一位年輕女孩走了過來,拿起他的厚紙板,重新寫了一行字,沒想到願意掏錢的路人,突然間變多了。

盲人好奇地問女孩,「妳做了什麼?」原來,女孩在他的厚紙板上,寫下這段話「今天是美好的一天,但我看不見。」

聰明的女孩,透過心理學的「利他假說」,將盲人的感受透過文字傳達出去,讓路人不自覺地陷入相同情境,進而喚起自己過去類似的情緒經驗,激發利他動機,而願意幫助對方改善處境。

善良,當然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好,但知識,才是扭轉命運的重要關鍵。撞上超跑的林姓男子,如果可以早一點知道年繳保費不過2千多元的「超額責任險」,近千萬元的維修費用就可轉嫁給保險公司出面理賠,超跑車主也不用擔心求償碰壁。

保險不是慈善企業,但如果每個人都能多瞭解保險一點,也許命運就會截然不同了。

 

延伸閱讀:

【專欄】有防護外殼 不見得安全

 

精彩全文,詳見361期《現代保險》雜誌。

歡迎加入<現代保險Fb粉絲團>&<現代保險LINE@好友>,每天接受最新保險、健康資訊!

 

 

 

 




編輯推薦
財產保險
這樣省保費 二年期強制險可減百元
強制車險每年都要繳,怎麼做才能少繳一點? 機車族投保二年期強制險,在各家保險公司可享100元~...
健康醫療百科
低頭族,小心健康SOS!
三十五歲的林先生是3C產品的重度使用者,加上工作需要,經常南北奔波的他,一台iPAD加手機,成了打發...
市場訊息
南方莊園:消假趣住房專案 平日入住省最大
即日起至12月28日週一至週四秒殺推出 一泊三食雙人房 $4999+10%/間 ,免費升等四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