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醫療、健康保險
近6成保戶想再買醫療險
文/編輯部 | 2009.01.01 (月刊)

「柴米油鹽醬醋茶」開門7件事,全是與飲食有關的事,在景氣低迷之際,更是絕大多數民眾每天必須最先解決的燃眉之急。而「保險」,這個看不到、摸不著的無形商品,此時在民眾心中,又占有多少份量?

從本刊執行的第16回全國消費者壽險購買行為調查報告顯示,有高達84.2%的民眾買過人身保險,其中有55.1%表達未來會再投保,以全台2,302萬人口數換算,意謂著未來還有高達1,068萬人(2,302萬人×84.2%×55.1%=1,068萬人)想再買保險。

面對不甚樂觀的經濟局勢,究竟是甚麼原因促使這群已買過保險的民眾還想買保險?他們最想買哪些保險?未來會透過原來的業務員,還是其他管道買保險?

為醫療費用作準備是買保險最大考量

人情保時代已過去

調查結果顯示,在已買保險的民眾中,「作為醫療費用的準備」是購買保險最大的考量原因,占了7成6,其次是想「為意外事故作準備」,也有7成4,基於「作為退休養老基金」理由而購買保險的比例則約有4成3。

與前2回調查結果相較,已連續2年都高居民眾購買保險最大原因的「為意外事故作準備」因素,第16回已退居第2位,改由「作為醫療費用的準備」因素居冠,並較前1回增加近10個百分點,顯示在經濟不景氣中,醫療費用又不斷高漲的情況下,已讓民眾意識到為健康做好風險規劃的重要性與立即性。

至於因「投資理財」因素而買保險的比例為21%,較前1回減少6個百分點,是所有購買因素中,衰退幅度最大者,顯然投資報酬率不佳,已愈來愈少民眾會想透過保險進行投資理財,換句話說,民眾把保險視為投資工具的比例明顯降低,另一方面,也可看成消費者對保險的觀念已逐步回到保險保障的真理。

此外,調查也發現,民眾當初因「不好意思拒絕親友的招攬」而購買壽險的比例,前2回調查均高於「考慮稅法的優惠」因素,但第16回已屈居末位,由此也顯示「人情保」的時代已經過去!

「需要其他險種的保障」是未來會再投保主因 醫療險是再投保首選

在這群已擁有保險者中,有5成5的人表示未來還會再買保險,分析他們會再買的原因,以「需要其他險種的保障」為最大原因,比例約4成左右,「退休規劃」則排名第2位,有35.5%,顯示老人化社會來臨,已讓愈來愈多人意識到退休經濟問題的迫切度,想靠保險補強退休金缺口。

至於未來如果「有更多的收入」則從前1回的25.1%提高到32.8%,排名從前1回的第5名,往前推進到第3名,而前1回排名第2的「有較新的險種」因素比例則從35%降為30.9%,排名第4位。因「原有保單的保障額度不足」會再投保的原因也下降8個百分點,本回所占比例僅21.7%。

再來了解已投保民眾未來最想購買哪些險種?調查結果顯示,「醫療保險」仍舊是民眾的首選。據統計,民眾未來最想買醫療險的比例,從前1回的51.2%,大幅增加6個百分點達57.5%。

而前1回排名第3位的「癌症保險」,第16回以42%躍居第2位,增加近8個百分點,顯示民眾愈來愈擔憂癌症對健康帶來的威脅,以及擔心罹癌後無法應付龐大的醫療支出,希望藉由投保癌症險來彌補健保的不足,讓自己可以擁有更好的醫療品質。

除了健康醫療需求外,老人化社會來臨以及國保年金、勞保年金的實施,也帶動國人對商業年金保險的重視。調查結果顯示,在已投保族群中,未來想買「年老時,活得越久領得越多的年金保險」的比例有35.4%,排名從前1回的第6位,迅速晉升到本回調查的第3位。

另外,「結合投資標的的投資型保險」則減少近9個百分點,比例從前1回的33.9%,掉到本回的25%,不但是所有險種中減幅最大的,也是排名最末位的險種。

「短年期儲蓄保險」則較上回調查上升5個百分點,有30.1%,而「除了死亡保障外,滿期時或繳費期滿後每幾年若生存可領回一筆保險金的還本型保險」比例也有28.8%,由此可以了解在景氣欠佳的年代,標榜具儲蓄功能的儲蓄險與強調保費「有去有回」的還本型保險,是民眾在滿足醫療與退休需求之外,也想購買的險種,購買欲望較投資型保險來得高。

至於想購買「自己不幸喪生時,可讓家人領一筆死亡保險金的人壽保險」的比例有35.3%、想買「保障意外事故造成的殘廢或死亡的傷害保險」的比例有31.9%,這兩個險種的比例與上1回相距不大。

8成7民眾透過業務員買保險 但對業務員專業與服務滿意度下滑

在了解這群已有買保險民眾的購買原因、最想買的險種之後,再來看看他們購買保險的管道為何?對業務員的專業與服務滿意嗎?會推薦(找)原來的業務員比例有多高?

調查顯示,在已投保的民眾中,有高達87.5%的民眾是透過「保險公司的業務員」買保險,排名第1位,顯示業務員仍是民眾購買保險的首選,但與前1回的調查相較,略為減少2.5%。

雖然業務員依舊是民眾購買保險的最大通路,但民眾對業務員的專業知識與服務品質的滿意度又是如何?從調查不難發現,在民眾心中,業務員的專業與服務已明顯出現下滑,在對業務員的專業知識滿意度方面,表示「滿意」與「非常滿意」合計比例為61.3%,較前1回的65.4%驟降4個百分點。

在服務滿意度上,第16回的調查結果,對業務員的服務品質表示「滿意」與「非常滿意」的比例有62.4%,也比前1回減少2個百分點。

也因此,民眾對於「會不會推薦(找)原來的業務員」這個問項上,表示「會」的比例有64.2%,與前1回減少7個百分點,也是近3年來最低的;而選擇「不會」的比例為35.8%,不但比前1回增加7個百分點,甚至較前2回的調查還增加12%左右。

透過經代通路買保險比例增加 電視、網路通路提供多元選擇

雖然透過保險公司業務員買保險的比例略微減少,但透過「保險經紀人、代理人公司的業務員」的比例則有18.3%,較前1回增加近5個百分點,也是各大通路中,成長幅度最大的。由數據變化中可以了解保險經代公司業務員的專業素質與服務愈來愈獲得民眾的肯定。

另一方面,隨著電視與網路購物的盛行,也有不少民眾選擇透過電視與網路投保,從第16回的調查結果顯示,透過「電視或網路投保」的比例較前1回增加2個百分點,而經由「銀行理財專員或銀行櫃台」買保險的民眾也有6.6%,也較前1回增加近2個百分比。

保險業是以人為本的行業,從本回調查報告顯示,隨著多元保險通路的崛起,業務員想要民眾多找自己買保險,提高服務品質與專業知識絕對是維繫業績於不墜的重要關鍵。








編輯推薦
財產保險
頭暈自摔多次 駕傷險保費不調高
彰化社頭1名78歲張姓老翁,騎車時突然高血壓發作導致頭暈,自撞水泥墩後,摔到2公尺深的大排水溝下,幸...
市場訊息
國泰人壽:還在煩惱母親節禮物?媽媽也需要一份完善的保險保障規劃!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即將到來,各大業者相繼祭出各種感恩優惠活動,搶攻母親節商機。近年來,隨著女力崛起、健...
市場訊息
VISA卡:支持Android Pay在台灣推出 消費者即日起可透過支援裝置享用付款服務
隨著Google宣布在台灣推出Android Pay,消費者即日起可透過支援Android Kit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