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訊息
摩根投信:中美貿易戰+華為制裁 外資對亞股賣多買少
資料來源:摩根投信 | 《現代保險》雜誌 | 2019.05.28 (新聞)

中美貿易戰未歇,加上美國制裁華為問題持續延燒,市場投資情緒仍偏向保守,雖然上週不若前一週全亞洲股市皆遭資金淨流出的命運,包括印度、泰國、越南等亞股重獲國際資金青睞,一反5月中旬的賣超窘境,但以科技業為主的台韓兩大東北亞股市仍持續失血,加上華為受制裁恐衝擊台韓等相關供應鏈廠商,導致台股上週遭外資減持14.36億美元,不僅連3週失血,失血金額更是2018年10月15日當週以來最高,亦為上週外資賣超最甚的亞股。

不過,印度股市在現任印度總統莫迪與其執政黨聯盟贏得壓倒性勝利之後,市場看好印度未來的政策紅利改革,國際資金對印度市場旋即轉持正面態度,上週買超5.55億美元,為亞股買超冠軍市場,更是今年來外資加碼最給力的亞洲股市,金額逾96億美元,推升印度股市單週大漲近4%之多,漲幅同樣為亞股之最。

至於東協市場外資則是有買有賣,上週外資買超泰國與越南股市,且買超越南金額為2.19億美元,創去年10月8日當週(33週)來單週買超之最,泰國股市則是中止連3週賣超窘境。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中美貿易戰爭仍持續上演,但東協市場反而因此有望獲得轉單效應等利多,內資率先加碼卡位,因此東協股市上週表現相較東北亞來得亮眼,印尼股市上週強彈3.96%,漲幅僅次於印度,菲律賓股市也大漲2.15%,泰股小漲0.37%,僅有越南與馬來西亞股市走跌,但跌幅都在1%內。(見下表)

表:亞洲主要股市外資買賣超情形(億美元)

日期

台灣

南韓

 

印度

泰國

印尼

菲律賓

越南

馬來西亞

5/20當周買賣超(億美元)

-14.36

-3.94

 

5.55

0.61

-1.04

-1.08

2.19

-0.60

5/20當周漲跌幅(%)

-0.54%

-0.51%

 

3.97%

0.37%

3.96%

2.15%

-0.66%

-0.44%

2019年以來買賣超(億美元)

28.20

52.33

 

96.15

-7.42

39.36

5.50

3.61

-11.45

2019年以來漲跌幅(%)

6.18%

0.21%

 

9.33%

3.21%

-2.21%

3.76%

8.68%

-5.46%

資料來源:彭博,當地證交所,統計至5/24,印度、馬來西亞統計至5/23。

摩根亞太入息型產品經理張乃文指出,美國商務部把華為及子公司納入貿易黑名單後,包括Google、Intel和高通等企業紛紛表示終止相關業務,然5月20日商務部發布允許美國企業維持向華為提供服務與出口的90天寬限期,意在減緩禁令立即上路的衝擊,但不明朗的發展明顯不利其供應鏈廠商營運展望,導致亞股部分市場受到較大的衝擊。

張乃文認為,美國總統川普對於華為的動作,仍是以逼促中方在談判桌上妥協為目的,且華為擁有大量5G專利技術,完全封殺恐會拖累整個產業的發展與全球的景氣,惟在6月G20會議雙方領導人見面前,相互較勁的雜音仍將霸佔新聞版面,也影響整體亞洲股市的投資情緒。

至於印度股市方面,張乃文說明,經歷1個半月的統計後,印度選委會宣布印度總統莫迪與執政黨聯盟獲勝,在眾議院545個席位中,執政黨聯盟贏得了超過半數的議席。莫迪憑藉著外交政策,例如對巴基斯坦的恐怖組織襲擊事件的反擊,以及針對提升農民收入而推行的基礎建設方針等經濟政策,贏得最後的大選勝利,也因此,市場預料莫迪連任後將持續推動經濟改革,正面看待選舉結果,國際資金也立即反手買超卡位印度股市。

不過整體來看,張乃文表示,光是5月以來,MSCI新興亞洲指數已下挫近一成,超越同期間MSCI新興歐洲的-0.59%與MSCI新興拉美-6.06%跌幅,在三大新興市場中吊車尾,導致MSCI新興亞洲指數今年來漲幅銳減至2.32%。建議投資人此時宜將亞洲資產納入債券標的,同時,股票資產透過高息股布局,由股息與債息來創造下檔保護,降低整體資產的波動風險。

摩根中國雙息平衡型產品經理張乃文指出,隨著貿易戰的緊張程度拉升,人民幣匯率脫離此前在6.70間附近橫盤整理區間後,快速走弱。中國央行開始透過媒體喊話試圖重振信心,同時中國人行宣布近期將在香港將發行央行票據,企圖以回收離岸市場人民幣的流動性來穩定人民幣匯價,展現了對於穩定人民幣匯率的態度,減緩人民幣貶值的速度且降低匯率的波動,同時,人行宣布將於6月17日分三次進行第二波的「定向降準」政策,再度釋放資金活水,此舉都有助於中國股市的穩定,進而安定整體亞股的投資情緒。

張乃文說明,年至今中國政府表明貨幣政策不再用「大水漫灌」來提振經濟,而採用降稅減費的財政政策來提高企業整理獲利,同時,透過該財政政策也較有利對沖美國關稅上調帶來的人民幣匯率貶值的壓力;若要再進一步降稅減費的政策,可朝再度調降增值稅稅率、社保費率下調及公積金費率等方向進行。市場預估,中國公部門的資產仍足以支付新一輪的降稅減費,並不會因此導致政府的負債能力上升。




編輯推薦
退休規劃
年金改革後...這張保單竟賣贏年金險
「現在透過存款已經不能增加財富了,」學者強調,六十、七十歲的長輩經歷過銀行高利率的時代,養成用儲蓄累...
市場訊息
新光人壽:全民動起來!第39屆新光登高大賽「為全齡健康而跑」
以健康安全為訴求,公益為號召的「第39屆新光摩天大樓登高大賽-為全齡健康而跑」今(4)日上午...
市場動態
多元行銷應再深入思考
今年七月一日起,來台已十年的紐約人壽台灣分公司,將「升格」為子公司,而一路跟著台灣紐約人壽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