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動機
文/林麗銖 | 2005.04.01 (月刊)

自從幾年前淡江保險系開了EMBA的課後,下學期的每個週日上午我都是和EMBA的在職生一起度過的。記得系上剛開始安排上課的時間時,我還一度因不願犧牲寶貴的週日時光而想推辭,但礙於專任老師的職責,沒有拒絕權利的我還是接下了「人身保險研究」的課程。沒想到幾次課上下來,週日8點10分EMBA班竟成為我每週最期待想上的課程。

只要曾經上過台的人,不論是演講、上課或表演,應該都了解上台者的表現絕對與台下觀眾的舉動息息相關;在一臉莫可奈何的觀眾面前,我們很難期待台上的人能有優異的表現;相反的,當面對一雙雙求知若渴、深切盼望的眼神時,再平庸的演講者也能有超水準的演出。被鼓勵、受肯定是每個人心底深處的需求,老師當然也不例外。大學部的課就常讓我有這樣的經驗,明明是同一門課,也用一樣的態度教學,但不同的班級上起課來感覺與表現卻南轅北轍,後來我才發現原來是學生的聽講態度,無形中影響了我。

EMBA班就不一樣,當知道有學生為了上課,每週遠從花蓮、台中北上;當看到寒流來襲許多人還在被窩享受週日補眠時光之際,8點不到全班同學都已到齊,試想身為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豈有不深受感動而願意傾囊相授的道理?記得有位學生被我問到上班、上課兩頭忙辛不辛苦時,她是這樣回答的「當想到我已經上了3堂課、學了好多東西,而許多人卻還在睡覺時,我就打心裡竊喜,怎會辛苦呢?」。

是呀!只有自己想要的才會珍惜,下過霜的柿子才會甜,只可惜我們的教育制度都是要先把書唸完再就業,好像唯有這樣才能有足夠的知識應付,殊不知真正的學習常常都是出了社會才開始的。唸書如果缺乏動機,既痛苦也很難期望有好的成績,而出社會一段時間再回學校唸書的學生,就是因為有強烈的動機,也很清楚自己要甚麼,所以學習態度與效果就迥異於一般的大學生。

事實上,任何行業與工作都一樣,唯有在強烈動機支撐下,才能無怨無悔的付出與忍受各種痛苦,在這樣的情況想要不成功恐怕很困難。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宏利投信:中國調降存款準備率符合預期
中國人民銀行2015年2月4日下午宣布調降存款準備率0.5%,為2012年5月以來首次全面降準...
市場訊息
職災保費調升 雇主全額負擔
勞工保險分為普通事故保險,以及職業災害保險,勞動部將於105年元旦起,調整職業災害保險費率,「上、下...
市場動態
財務惡化華山產險退場
今(98)年1月17日,金管會趕在農曆春節前夕,無預警宣布華山產險勒令停業清理,決定用迅雷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