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上班族「冷氣病」上身 醫師:7大方法擊退症狀
文/編輯部 | 《現代保險》雜誌 | 2019.05.08 (新聞)

冷氣病的症狀,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型:一是呼吸道系統與黏膜受損,所造成類似感冒的症狀,如打噴嚏、流鼻水、咳嗽、眼睛乾澀、口乾舌燥等;二是自律神經失調引起的情緒緊繃、便秘、排汗不易導致中暑等;第三則和肌肉骨骼有關,由於溫度下降,血液循環不良,可能產生關節疼痛、肩頸僵硬等不適症狀。

上班族一旦出現冷氣病的症狀,又無法馬上離開辦公室,該怎麼辦?家醫科醫師表示,想要避免冷氣病上身,可以掌握以下七大對策:

1.冷氣溫度控制在25~28度

攝氏二十五~二十八度是最適合人體的溫度,如果溫度太低,長期下來容易使體溫調節中樞失靈,一旦遇到高溫環境,身體排汗功能不佳,反而容易中暑。

2.室內濕度控制在60%左右

長時間開冷氣會降低環境濕度,盡量讓濕度維持在六十%左右,避免空氣太乾燥。如果不知道濕度多少,可以在辦公室桌上放一杯水,調節空氣濕度。

3.室內外溫差 不要超過3~5度

離開戶外高溫環境,別急著衝進冷氣房,可以先在陰涼處休息,例如辦公室大樓的走廊、騎樓等,這些地方空氣較流通,溫度介於戶外及冷氣房之間,留點時間給身體調節,再分階段進入冷氣房。

4.避免冰冷食物或冷飲

不少人天氣熱猛灌冰水,以為可以解身體的渴。但臺安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羅佳琳認為,在冷氣房喝冷飲,其實是「冷上加冷」,身體一下子急速冷卻,體內熱氣散不出去,反而使排汗系統變差,造成反效果。

5.從內到外多補水

除了多喝溫開水,從內補充水分外,由於皮膚也可能因為乾燥而發癢,可以適度塗抹保濕乳液,尤其洗臉或洗手後,趁水分還停留在皮膚時,使用乳液鎖住水分,可以避免水分散失,保濕效果更佳。

另外,冷氣也會造成黏膜乾澀,除了適度點人工淚液,也可以使用溫毛巾熱敷眼睛,減緩眼睛乾澀不適。

6.避免坐在冷氣出風口

冷氣直吹身體,不但身體感覺冰冷,頭部、頸部血管收縮,就會立刻出現頭痛、頭暈的症狀。如果沒辦法避免,建議戴上帽子或圍一條絲巾,保護頭部和頸部,也可以戴上口罩,利用自己呼出來的熱氣,為口、鼻加溫,改善呼吸道不適的症狀。

7.適度活動身體

上班族久坐不動,加上長時間待在冷氣房,容易使血液循環不良、新陳代謝變差,進而出現手腳冰冷、四肢痠痛、頭痛等症狀。建議每隔一段時間,起身適度走動,除了讓眼睛休息,也可以活動筋骨,促進血液循環,避免冷氣病上身。

 

延伸閱讀:

上班病厭厭 可能是環境惹禍

颱風天上班好危險!勞工有哪些保障?

 

 

 

 

 




編輯推薦
健康醫療百科
唐氏症篩檢外 準媽媽也該知道這些產前篩檢項目
台灣近年來逐漸步入少子化的社會結構,每位懷孕準媽媽們開始更注重產檢及生產的品質;此外隨著醫療科技的進...
公、勞、農、健保
洗衣店夫妻先後罹癌 具因果關係可申請勞保職災給付
台南市一對經營洗衣店多年的夫妻,先後因罹患血癌過世,引發乾洗業員工健康的疑慮。勞動部出面表示,每年會...
市場訊息
《重要新聞》2023年12月21日
健康署:聖誕約會備3招 善用「我訊息」溝通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