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推估,長期照護潛在需求為七~九年,而國內研究以平均壽命與疾病型態變數推估,國人一生中需要長期照護約七.三年,男性平均需要六.四年,女性平均八.二年。
此外,學界從功能障礙分析,歸納出需要長期照護的十大疾病與狀態,顯示長期照護不只是高齡長輩需要面對的風險。
新店耕莘醫院長期照護部督導吳秀鳳呼應,根據統計,需要長期照護者,十九歲以上、六十五歲以下約占四成。而衛福部九十七年~一二○年失能人口概況分析,則顯示一○○年失能人口逾四十四萬人,男女比例為四比六,而到了一二○年失能人口將逾九十萬人,成長兩倍以上,其中男性將增加至近三十二萬人,女性則增加至近六十萬人。
吳秀鳳說,大部份需要長期照護的高齡長輩身邊已存了一筆錢,有的則有子女可承擔照顧責任,但若是青中壯年人需要長期照護,通常因為還沒任何準備,而成為家庭沉重的經濟重擔。
政府長照服務 財源缺口大
從衛福部的統計資訊可以發現,未來每十八.五人就有一人需要長期照護,那麼,只有政府提供的長照服務夠嗎?有那些商業保險可以為長期照護做準備?
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保險消費者服務中心資深顧問陳富琴指出,從長照十年計劃所服務的對象可以看到,政府目前所照顧的對象以高齡長輩為主,至於青中壯年人則無法依賴政府的長期照護。
吳秀鳳補充,政府提供的長期照護服務可區分為居家型、社區型及機構型等類別,但整體而言都還做得不夠,尤其在財源方面有很大的缺口,面對長期照護風險,需要家庭、個人事先準備以及政府的協助,才能減少未來的長期照護問題。
對於彌補政府長期照護財源缺口,陳富琴認為,長期看護保險(簡稱長看險)是商業保險最直接相對應的商品,不過,由於長看險通常不是民眾的第一張保單,所以萬一需要長期照護,民眾已經投保的醫療險、重大疾病險、特定傷病保險、定期還本養老保險都可以減輕經濟負擔。但是必須注意的是,出院後需要長期照護,醫療險就派不上用場,至於一次性給付的重大疾病險、特定傷病保險金則可能很快就耗盡,因而無法應付長期照護的需求。
月薪五萬元自行照顧十年 損失六百萬元
至於長期照護需要的花費,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編輯葉惠娟分析,可以分為一次性費用與長期性費用。
葉惠娟表示,一次性費用包括輪椅、電動床、氣墊、特殊衛浴設備,合計最少六萬元。長期性費用方面,則包括寢具、成人紙尿布、衛生醫療用品等消耗品和看護的費用,前者一個月至少九千元,後者則依自行照顧、聘請看護或在機構照護而異。
如果是自行照顧,雖然不需支付看護或照護機構費用,但許多照顧者因此辭掉工作,以月薪五萬元的母親、自行照顧子女十年為例,收入中斷損失達六百萬元。
如果是聘請外籍看護每個月至少增加二.三萬元支出,如果是在機構接受照顧,一個月少則二、三萬,多則超過四萬。
所有長期費用都與照顧期間有關,期間越長,累積的花費越高。
商業長看險 給付標準依保單而異
想要透過長看險準備長期照護風險財源的民眾,陳富琴提醒,長看險都設有三個月或六個月的免責期,期滿後被保險人仍符合保單定義的長看狀態,保險公司才會開始給付保險金。此外,每張保單的理賠標準不盡相同,有些保單根據生理功能障礙、有些是認知功能障礙、也有保單規定被保險人罹患特定傷病才理賠,投保前問清楚才能避免糾紛。
葉惠娟指出,目前市場上販售的長看險可分為非帳戶型主約、帳戶型主約與附約,其中非帳戶型主約的「長期看護保險金」、「特定傷病保險金」沒有總額及次數限制,只要被保險人持續符合需要長期看護狀態,就可以定期領取到終身,有些具壽險功能的長看險在被保險人身故時,受益人還可以申請身故保險金。
關於定期給付的「長期看護保險金」,目前有依月、季、半年與每年領取,依據契約規定,保險公司每次給付前都會重新確認被保險人長期看護狀態,並由保戶或業務員協助檢附相關文件提出申請,不過,實務上按月給付的保單為每年重新檢視。
根據壽險公司長看險理賠經驗分析,需要長期照護的原因,有六十一%是因為腦中風,失智症、癌症末期轉移、意外傷害及感染各占十三%,再次呼應長期照護不是高齡長輩專利,面對無常人生,唯有提早作好準備,才能在需要長期照護時,有尊嚴地活下去。
編輯推薦 | ||
市場動態 我們在Facebook不見不散!
近來社群行銷已成為許多企業經營品牌的新寵兒!不過這個新寵兒的成員也可能無情地製造一些麻煩!粉絲... | 財經時勢 因為汽車「太聰明」了 美三大車險公司調漲保費車輛的功能性日漸複雜,安全配備更加智慧及精密,卻使車險保費水漲船高。美國最大汽車保險公司State&... | 市場訊息 台灣人壽:每一個微小細節落實ESG 以高標準自我要求的永續金融領航者身為台灣第一家人壽保險公司,台灣人壽擁有超過一甲子的保險專業及經驗,作為業界領先的保險機構,永續經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