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外溢保單結合手機、手錶 監控憂鬱傾向、防止自殺
文/黃晴冬| 《現代保險》雜誌 | 2019.01.03 (新聞)

【本文重點】去(2018)年前11月外溢保單保費收入以健走型成長最多,健康管理型其次,反映民眾對結合穿戴裝置外溢保單的喜好。其實,全球穿戴裝置及手機功能的軍備競賽早已開始,有新創公司正研究利用手機App偵測使用者是否有精神疾病傾向,醫學研究顯示,憂鬱是自殺背後的推手,這項服務甚至能防杜保戶的自殺傾向。

根據金管會資料,去(2018)年前11月外溢保單保費收入達1.47億元,超越2017年全年1.14億元,以保單類型來看,健走型成長率最高,保單件數和保費收入都增加,更比去年多收進約4千萬元;健康管理型也是保費收入和件數都略有成長。健診打折保費型相較之下銷售慘烈,比去年少賣超過5千件。

去年銷售狀況反映民眾對各類外溢保單的接受度消長,事實上,結合穿戴裝置的外溢保單不僅慢慢在台灣升溫,更是全球趨勢,不少科技業者及醫學專家對穿戴裝置的未來抱有期待。

Apple Watch在2018年推出心電圖偵測及心律不整通知的功能,使用者透過搭配的ECG App就能檢測並記錄資料。Apple找來600位受測者的心電圖資料,請12位心臟科醫師分類,結果顯示,ECG App的敏感度為98.3%,且87.8%的紀錄可以透過系統分類。Apple Watch的進化無疑是開啟了穿戴式裝置的軍備競賽。

更進一步的,或許能利用手機人人在手的世代,將手機變成初步診斷工具。2018年三位醫師在加州成立Mindstrong Health公司,正研究透過手機App監控使用者點擊手機鍵盤、滾動的行為,以監控使用者是否有抑鬱症、雙極症(躁鬱)、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疾病傾向,醫學研究顯示,憂鬱是自殺背後的推手,這項服務甚至能防杜保戶的自殺傾向。此外,確診患者也可以利用App向熟悉的醫療人員發訊息,或是App在偵測到緊急時刻(如抑鬱發作)向患者的醫師通報。若該App順利問世,可能是第一個協助精神疾病患者的口袋科技。

在穿戴裝置、隨身電子設備的發達下,獲得保戶的個人資訊愈來愈容易,有助於保費訂價以及保險規劃。以美國來說,光是一家保險公司可能就推出十幾種醫療保險計劃,保戶根本無從選起,有了個人體況資料,或許保險公司就能直接推薦最適合的方案給保戶。而美國的經驗也顯示,讓用戶維持健康,公司就能賺得愈多,因此,以穿戴裝置及其他科技工具預防人們老化、保持健康,就是保險公司技術投入的新方向。

 

延伸閱讀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友邦人壽:AIA友邦人壽榮獲保險信望愛獎三項優選之肯定
一向致力於「長期儲蓄」與「保障」保險核心價值的AIA友邦人壽,於2015年「保險信望愛獎」頒獎典禮中...
財經時勢
竊盜險條款藏玄機 「恐嚇取車」不理賠
一般投保汽車竊盜險,都會以為愛車被偷、被搶就可理賠,但事實可不盡然。臺南一名莊姓男子遭恐嚇取財,被迫...
財產保險
TOYOTA蟬聯2018失竊冠軍 RAV4三個月被偷4台
【本文重點】保發中心最新統計,去(2018)年汽車竊盜險理賠件數255件,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