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心裡有聲音 投保需告知
文/編輯部 | 《現代保險》雜誌 | 2018.12.24 (新聞)

愛情長跑五年,筱春(化名)在男友浪漫的求婚下,點頭同意步入禮堂,為了更了解彼此的健康狀況,二人相約到醫院接受婚前健康檢查。醫生問診時,透過聽診器發現筱春有心雜音,二人聽聞後感到相當擔心。

心臟跳動發出的音調稱為心音,一般而言,心音需要透過聽診器才能聽到,心導管室主任醫師表示,當心臟有不正常的血流出現,就會出現心雜音。

心臟血液是單向循環,為了維持往前走的狀態,當血液輸送到全身組織、器官前,需要發揮收縮功能,當血液回到心臟,則需要發揮舒張功能,心臟能夠有節奏的收縮與舒張,必須維持封閉系統,而瓣膜就是扮演著調節閥的角色。當心臟瓣膜無法發揮功能,使得血液無法順利從心臟排出或排出去的血液會逆流,就會加重心臟負擔,因而產生心雜音。

心雜音的患者,未來可能會演變成嚴重的心臟病,也可能已經罹患嚴重的心臟病,醫生需要辨別雜音發生時間在收縮期或舒張期、雜音強度,並透過胸部X光、靜態心電圖檢查,以確定心臟疾病的嚴重性。醫師說,有心雜音但胸部X光與心電圖檢查結果正常,屬於不會產生立即危害的心臟疾病,通常會建議每隔一~二年安排複檢。

心臟雜音的疾病可分為嚴重與不嚴重,最常見的嚴重疾病是主動脈瓣狹窄,不嚴重的則以二尖瓣脫垂較為常見。

主動脈瓣狹窄通常在年事已高的長者身上發現,隨著年紀增長,瓣膜開口越來越窄,在同樣血流量的狀況下,血液通過瓣膜的流速變快,雜音就會產生。有主動脈瓣狹窄的患者,透過胸部X光可以發現左心室擴大、心電圖則呈現左心室肥大,為避免心臟衰竭、死亡,除了接受心導管治療之外,醫生也可能視症狀嚴重性要求每三個月到半年複診一次,以判斷開刀時機。

至於常見的二尖瓣脫垂,嚴重時可能會導致心臟擴大,不過,醫師表示,這類患者並不會面臨立即的生命危險,曾有患者從二十歲開始做追蹤檢查,至六十歲心臟仍未出現其他異狀。根據統計,罹患二尖瓣脫垂在十年內惡化的情況很少見,追蹤三十年,一百位二尖瓣脫垂患者只有二位需要開刀,因此通常會建議患者一~二年再回醫院複檢。

臨床經驗顯示,心雜音患者只要胸部X光或靜態心電圖檢查結果正常,罹患嚴重心臟疾病的機率就大為降低,如果不放心,還可另外安排超音波檢測。醫師說,九十五%產生心雜音的心臟疾病,可以透過超音波確認,只有少數五%心臟疾病患者,需要進一步接受心導管或電腦斷層攝影等高階檢查,以確認心雜音發生的原因。

有心雜音 投保需告知

健檢發現輕微心雜音,購買保險時是否需要告知?

保單審核規劃部主管提醒,醫生曾經判斷有心雜音的準保戶,即使症狀輕微、不會馬上危及生命,仍需要在投保時告知。以案例中的筱春為例,因為是在健檢時發現,符合過去二年曾接受健康檢查異常情形的告知事項,假如筱春是到診所就醫發現,則符合最近二個月接受醫生診療的告知事項。

心雜音是不同心臟疾病呈現的現象,並不是疾病的確實診斷,對於告知有心雜音的準保戶,部份保險公司除了要求客戶進行胸部X光、靜態心電圖檢查,還會要求彩色心臟超音波檢查,藉以確認心臟疾病。

 

 

精彩全文,詳見266期《現代保險》雜誌。

歡迎加入<現代保險Fb粉絲團>&<現代保險LINE@好友>,每天接受最新保險、健康資訊!

 




編輯推薦
醫療、健康保險
手術理賠後 以「隱瞞精神病」解約合理嗎?
【本文重點】保戶隱瞞健康狀況,恐影響保費估計,保險公司當然可以解約;但如果隱...
市場訊息
新光人壽:落實金融友善 APP四大優化讓視障者揪甘心
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全台身心障礙者人數逾122萬人,長期以來,身障者在使用金融服務時,往往多有各種限...
健康醫療百科
運動前喝杯茶 減脂效果更明顯  
炎炎夏日,想要穿得清涼一點,偏偏身上的贅肉羞於見人嗎?專家指出,除了少吃多動外,不妨在運動前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