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85歲的前體育主播傅達仁,因胰臟癌末期身受病痛,去(2017)年10月開始就提出安樂死合法化,無奈國內社會仍缺乏共識,只好遠赴瑞士執行安樂死,日前病況加劇,每日腹痛要靠著嗎啡才能緩解,喝多了還會嘔吐,受盡折騰,終於在台灣時間昨(7)日下午5點,在瑞士「尊嚴」組織協助下結束生命。
多年前,台灣一名84歲老人因為不忍愛妻長期受巴金森氏症所苦,且又摔斷腿,無法自由行動,因此先迷昏妻子,再以鐵鎚把螺絲起子釘入她的頭顱致死,日前被判刑9年。老人不服,當庭怒嗆法官「為什麼不判我死刑?」並強調將上訴求死。
引起這樁悲劇的源頭,其實是高齡化社會的隱憂。台灣許多年邁夫妻必須獨自照顧重病的另一方,沒有親身體驗的人,很難感受其中的辛酸、不捨與疲憊。這位老先生「不要老伴再受苦」其情堪憫,但是方法不對,當然不足取。
安樂死是否應該合法化再度引起爭議,而從保險的角度探討,這種被刑法視為加工自殺罪的行為,同樣也是值得重視的議題。
蘇格拉底之死(法語:La Mort de Socrate)是法國畫家及新古典主義畫派的奠基人雅克-路易·大衛於1787年創作的一幅油畫。
蘇格拉底在畫中鎮定自若、一如既往討論哲學,而他周圍哀慟不已的朋友們增添了畫面的悲劇性,使畫面獲得了凝重、剛毅、冷峻的藝術效果。
目前可以在法律規範下實施安樂死的國家只有幾個,顯然絕大多數國家無法或不敢讓安樂死合法化。
安樂死翻譯自美好與死亡兩個字組成的希臘文euthanasia,既然是美好的死亡,各國政府、宗教或衛道團體為甚麼反對?
安樂死的合法化過不了關,就像廢除死刑的聲浪從來沒停過,因為有不少人主張生命不能被剝奪。那些久病不癒的人,只能在痛苦中等待最後一刻的到來。一個生理或心理上已經確定無法治癒的病患本人,到底要痛苦地活著?或平靜有尊嚴地離開?這個問題恐怕很難搜集到足以做為立法依據的答案,就像新聞事件中的老先生,或許也無法確知妻子的意願。
當然,擔心有人在合法的程序裡被謀殺,也是安樂死無法被接受的原因之一,因此即使仍有意識的重病患者真的活不下去,主動要求家人或醫師協助安樂死,為病患執行安樂死仍被視為加工自殺。再者,如果執行的或授意的是受益人,那麼受益人便喪失受益權,若沒有受益人,保險金就變成被保險人的遺產;如果加害的是要保人,只要保費已繳二年以上,保險公司只會將保單價值準備金給付給應得之人,而不會負給付保險金之責。
又老又病,要活,活不下去,要走,走不了,將是未來台灣社會越來越普遍的現象,安樂死合法化是最後一個選項。在此之前,只能靠自己平日多保健、多籌措長期看護的財源了。
延伸閱讀
編輯推薦 | ||
調查&排名 全國壽險公司理賠服務評比
很多人說買保險是買個安心,但是保險通常不只像安心那麼抽象,看看壽險業一年處理多少樁各式各樣的給... | 市場訊息 華南產險:首推木瓜保險 願為木瓜農民擋風遮雨
台灣位處亞熱帶地區,極端氣候對農作物的穩定收穫是一大考驗,有鑑於此,我國農委會積極輔導產險公... | 人壽保險 單身族 前時期重積財 後時期重未來在中國人春節闔家團圓的形象中,子孫滿堂的家庭團聚圍爐是喜氣洋洋的象徵,但是在家庭結構與經濟型態逐漸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