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InsurTech市場有多大?瑞士再保(Swiss Re)統計,全球保費收入近5兆美元,每年在IT資訊科技的投資金額約為保費收入的四%,相當於二千億美元,合新台幣六.一兆元。
這一場兆元等級的InsurTech之戰,如果還是一問三不知,小心下一個被淘汰的,就是你!
一、物聯網
將可以接受訊息、但無法連上網路的物品,透過技術貼上電子標籤,讓物品成為一種行動感應裝置,使用者可透過網路收集物品所傳送的訊息。透過雲端集中管理訊息和數據,可從遠端進行定位、遙控、搜尋,有效防止物品遭竊。
保險應用/預防風險 降低保費
透過行動感應裝置,即時偵測保險標的,將資料上傳至雲端分析系統,可達到預防風險的功能,大幅降低理賠成本,讓消費者獲得更公平的保費。
二、區塊鏈
由一個個節點組合而成,所有節點連結形成巨大的資料庫,任何節點產生交易時,都會同步通知所有節點,打破過去交易時需要第三方控管的運作方式,將資料庫分別存放在不同的電腦互相監控,更動資料也需經過其他電腦的共識,形成一種分散式、去中心化的平台。
保險應用/簡化流程 加速理賠
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特色,讓保險理賠變得更快速,因為不需透過第三方,就能直接取得資訊,提升理賠效率,最常見的就是班機取消或延誤的保險理賠。
三、P2P借貸平台
P2P是Peer-to-Peer的縮寫,是一種替代金融服務、有別於傳統金融機構的借貸平台,須透過互聯網科技的服務,直接媒合借方與貸方,才能將資金借給個人或企業,且中間完全不必經過傳統金融機構作為媒介。
保險應用/小眾互惠型保險-P2P保險
P2P保險是一種以共享經濟為基礎的小眾互惠型保險,由保戶自組團體投保,選擇潛在風險較低的成員,以降低平均保費。P2P保險通常承保傳統保險不保的標的,且承保範圍單一、額度也偏低。成員可以審核彼此的保險,共同決定是否承保。
四、人工智慧
將收集而來的大數據,經由雲端運算分析資料,讓機器大量的讀取資料,藉由不斷讀取、判讀、感知、推理,進而讓機器達到資訊認知、進行歸類統整,並能判斷資料之間的關聯性,簡單來說,就是讓機器具備和人一樣的思考邏輯與行為模式。
保險應用/智能理賠 減少詐保
傳統理賠案件由理賠人員逐件審核,風險判讀可能因處理人員的年資深淺而導致標準不一,但透過人工智慧自動判讀風險,實現智能核算保險金,保戶最快當天就能拿到保險金,較傳統人力核保流程更快。
五、生物辨識
以每個人獨有的生物特徵作為根據,如人體指紋、臉部、聲音或虹膜等,來辨識使用者身分。生物辨識的關鍵在於,以身體取代密碼,具有獨一無二的特性。舉凡ATM使用的指紋認證、機場自動通關、Facebook自動辨識相片人臉,都是生物辨識的常見應用。
保險應用/取代「親簽親晤」投保
傳統投保流程要求業務員遵守「親簽親晤」規定,以避免道德風險。但生物辨識技術日臻成熟,國外已有保險公司透過生物辨識確認保戶身分。
六、大數據
大數據又稱巨量資料(Big data),原本是只源於互聯網產生的行為數據,以及由此衍生的巨量數據處理技術,但後來大數據的定義已被廣泛解釋,泛指所有數據和與數據相關的分析技術。
保險應用/保險犯罪防治
大數據應用在保險領域,最創新的莫過於保險詐欺防治。保險公司導入大數據分析技術,就能從中計算每位保戶的風險分數,揪出詐保可能。
七、行動支付
行動支付就好比將實體信用卡與智慧型手機融為一體,與線上信用卡支付最大的不同是,行動支付的過程更便捷,消費時不須再輸入信用卡卡號及認證碼,出門購物時,也可直接掃描QR Code或像使用悠遊卡的方式感應消費,大幅縮短支付所需的時間
保險應用/手機繳保費 享優惠
保戶可透過行動支付綁定信用卡,簡單嗶一下就能繳保費,每筆交易都是以虛擬序號代替信用卡卡號,加上交易時使用的指紋認證,交易安全更有保障。
~精彩全文與圖表請詳見12月號(360期)現代保險雜誌,請至各大連鎖書店購買,或 訂閱現代保險雜誌(https://www.rmim.com.tw/news)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三商美邦人壽:《美好人生藍圖的設計師‧1532通訊處林文琇》以正確保險觀念 作為敦促自己的新尺規
「進對公司、跟對主管、帶對人是我轉換跑道最大的感想!」耕耘保險事業十六年的三商美邦1532通... | 市場訊息 衛福部:響應「世界口腔健康日」 守護孕婦嬰幼兒牙齒健康為響應3月20日「世界口腔健康日」理念,衛生福利部與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以下簡稱牙醫師全聯... | 市場動態 保險約佔資產總量十分之一
最近,《深圳商報》與深圳九鼎文化調查公司聯合對二百八十六名市民抽樣調查表明,深圳個人金融資產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