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揮別2016年的多事之秋,台灣2017年算是風調雨順,除了2月發生蝶戀花賞櫻團遊覽車翻覆事件造成44人死傷外,另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815全台大停電,所幸未造成重大損失。
有趣的是,本刊今(2018)年第18次執行「千大企業產險購買行為及滿意度問卷大調查」發現人類真的是健忘的,經歷前年的連環天災人禍後,好不容易讓「為相關風險做危機管理」的投保動機勾選率攀升到9成5,今年動搖,勾選率卻降至9成,硬生生少掉近5個百分點,顯見時事脈象緊緊連動著企業的投保意願。
其餘投保原因勾選率相較去年調查變化不大,均微幅下滑,本次增加「員工福利」及「不知道/拒答」選項,只有0.7%企業投保保險會考慮員工福利,1.3%回答不出為什麼要投保保險,對保險的特性及功能很陌生(圖一)。
本文將剖析製造業買的險種,並將千大製造業製造產品分類,撇除數量較少的行業別,對「食品、飲品、食品原料(4.7%)」、「金屬(10.8%)」、「化學材料及原料(11.8%)」、「機械設備(7.7%)」、「電腦、電子產品、電子零組件及光學製品(43.4%)」……等6種行業做投保險種分析。
金屬化工、機械設備 火險投保率百分百
千大製造業排名前250名的業主,有4成1因發生過災害而體會保險的重要,遠超過排名251以後的2成勾選率,企業愈大、營運時間較久,發生災害損失的機會也較多。細分災害種類,以火災占比最高,占5成8,前250名更有7成2發生過火災,以行業別來分,「成衣、服飾品及紡織」發生率百分百。其他整體發生過颱風有3成4,洪水2成7,地震2成3,其餘工安意外、交通意外及氣爆均不到1成,分別為9.3%、2.3%及1.2%。
控制「火」是人類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創造了現代生活機能,用以烹飪填飽肚子、將金屬加熱液化做成任何形狀或焊接、利用火力發電創造車輛、飛機、製造設備等機械動能,因此「火」與製造業關係相當緊密,沒有火,製造業如同欠缺手腳什麼都做不了。
那麼被需要的「火」也擁有超強破壞力,機械走火是工廠火災的最大主因,因此製造業對火是又愛又恨,造就商業火險始終是大企業投保率最高的險種,今年調查千大製造業有9成6的投保率。
保發中心資料顯示,2017年產險公司總收進火險(不含附加險)保費88.6億元,工業類就貢獻47億元,占全年火險保費收入5成3,至於賠款,2017全年火險共賠付3,018件,總金額52.8億元,雖工業類僅825件,但賠款金額高達41.8億元,占全年火險賠款7成8,賠款占比遠遠超過保費收入占比,也代表製造業沒有火險保障萬萬不可。
製造業擁有大量廠房,一旦發生火災、地震或洪水,毀壞的不僅是產品,建築、生財設備及各項機器也難逃一劫,因此企業通常會在火險底下附加颱風洪水險及地震險,以填補因為天災造成的損失,不過本次調查投保颱風洪水險比例僅7成、地震險僅6成8,投保狀況還不夠普及。
製造業遭到祝融、天公、河伯、地牛的欺凌,不只是短暫的工作停擺,還會牽涉到上下游廠商運作,一旦生產線癱瘓將造成難以計算的間接收入損失,唯有在火險下附加「營業中斷險」及「連帶營業中斷險」,才能藉此填補企業和上下游廠商因生產線暫停的收入損失,但是本次調查「營業中斷險」及「連帶營業中斷險」投保率分別僅3成6和2成6,相較之下,製造業更重視第三人責任險,投保率5成1。
火災風險與製造業產品種類息息相關,今年調查投保火險比率最高的行業是「金屬」、「化學材料及原料」以及「機械設備」,投保率百分百,這三大類產品是火險承保業者眼中風險較高的類別,除了費率較貴外,還須由多家保險公司共同承保。
本次調查「成衣、服飾品及紡織」企業全都發生過火災,但火險投保率卻僅9成3,在所有行業別中最低,早期紡織業經常發生火災且造成巨損,保險公司承保意願不高,不過現在狀況比較明朗,火險業者分析在較上游製造精梳棉、美國棉、純棉的風險會特別高,較下游的成衣、紡織工廠風險則較低,但幾乎都能承保。
延伸閱讀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國泰金控:發揮保險核心職能與社會責任 保險信望愛獎奪7大獎國泰人壽、國泰產險發揮保險業核心職能,並善用集團數位轉型力量,打造創新且合乎民眾需求的保險商品,備受... | 市場訊息 《重要新聞》2025年08月26日
健康署:二手菸也傷毛小孩!罹癌風險飆2至4倍 ... | 市場訊息 富邦人壽:休無薪假又逢繳稅季 暖推「疫備金」 相挺抗疫度難關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許多民眾面臨被迫減班或休無薪假,加上5月適逢報稅季仍有繳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