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根據估計,2061年失智人口將突破85萬人,「及早診斷、及早治療」是面對失智症最好的處理方式。而患者或其照護者面對失智症治療時,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非藥物治療,都應該要對疾病與治療方式有所了解,面對疾病進展是相關的副作用時,才能及時發現。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藥劑科藥師林淳澤說,失智症病人族群年齡層較高,因此也較易因為慢性疾病或是身體機能退化而有較多用藥,增加藥物交互作用風險,或因不適宜的藥物而引起不良反應。因此老人失智症用藥安全這項議題值得被重視。
林淳澤解釋,失智症種類很多,可分為時有所聞的阿茲海默症、血管性失智症、額顳葉失智症、路易體失智症及其他原因造成的失智症(如:疾病、有毒物質、營養不足等),而不同的病因可能會以不同方式來治療。除了其他原因造成的失智症可能有機會復原,否則失智症對於大腦的損害基本上是不可逆的,幾乎無法治癒。
因此,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可以延緩退化,以免到了中晚期時,會使得失智症加速退化,用藥治療效果就較差。大多數的症狀可以透過非藥物治療或藥物治療方式減輕,且疾病的進程可能可以透過藥物延緩。一般來說,非藥物治療會優先於藥物治療,當非藥物治療無效時,或是疾病惡化,醫師判斷有需要使用藥物時,才會採用藥物治療。
老人失智症在用藥上須特別注意具抗膽鹼作用(Anti-cholinergic effect)的藥品,因可能產生中樞神經相關的副作用包含嗜睡、疲倦、口乾、排尿困難等,這類藥品常見於感冒藥或暈車藥中,部分的抗精神病藥物、抗憂鬱症藥物與帕金森氏症藥物也有上述的作用。
這些副作用中,嗜睡可能會增加老人跌倒的風險。而抗膽鹼作用對於失智症病人來說,除了副作用可能造成影響之外,也可能會影響失智症藥物治療的效果。不過因臨床需要而針對症狀的短期治療,通常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是如果要長期使用這類藥品的話,建議經由醫師評估後再使用。
林淳澤建議,失智症病人或照護者協助就醫時,可以告知醫師失智症的狀況與目前用藥情形。如不清楚病人用藥的話,可以攜帶目前服用的藥品及健保卡至各醫療院所的藥物諮詢櫃檯,請藥師協助建立用藥清單;同時在不同醫院看診的民眾,可至鄰近的社區藥局協請藥師協助整理用藥。
延伸閱讀
歡迎加入<現代保險Fb粉絲團>&<現代保險LINE@好友>,每天接受最新保險、健康資訊!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元旦上路!和保險有關的5大新制今(2024)年1月1日起多項新制即將上路,其中與商業保險、勞健保相關的新措施有下列幾項:
①... | 市場訊息 大誠保經:《邁向「誠」功之路‧抗疫達人-陳潔儒行銷經理》勇於創造自我價值 做對選擇 逆轉人生放棄了穩定的朝九晚五上班族生活,大誠保經明昊通訊處行銷經理陳潔儒,選擇具挑戰又能充實自己生命的保險事... | 財經時勢 嚴管費差損 保險業前7月FYP減3%金管會嚴管傳統型保單費差損、準備金利率,保險業業績因此受到衝擊。初年度保費收入減少,7月單月初年度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