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日本總務省《就業構造基本調查》顯示,每年約有10萬人因為照顧失能家屬而中途離開職場,被稱為「介護離職」。這些離職者8成為女性,年齡在50~65歲間,且原先多從事兼職工作;離職的主因是「除了自己以外沒有其他照料人手」、「無法兼顧工作與照料家人」、「職場不支援員工的照料責任」……等,從這些資訊也可了解到──家庭的長照重擔往往壓在收入較不豐的族群(如兼職不如正職、女性收入低於男性)。未來,因為蠟燭兩頭燒而不得已辭職的照顧者會愈來愈多,首相安倍晉三為此喊出「零介護離職」的口號,從長照設施、長照人才、在宅長照三方面支援照顧者。
在台灣,「家人」也是很重要的照顧資源,在1945~1965年出生的戰後嬰兒潮世代,家庭多半有5、6名子女,家人力量很強,多數家庭的照顧責任卻單單落在其中一位手足身上。「親屬照料有兩個問題,一是手足無法合力照顧父母,二是家人不知如何提供服務。」學者直指,在早10年手足間甚至沒有經濟支援,照顧者經濟、心理負擔皆大;現在經濟力較平衡,加上通訊設備發展讓家人的精神支持更易傳達,若兄弟姊妹能彼此合作,台灣照顧家人的能量是很豐富的。
「照料父母不一定要親自去做,而是關心到位、愛不疏遠。」學者強調不應僅靠外援,該多發揮家庭的照顧功能。比如說,兄弟姊妹們在休假時輪流照顧,讓照顧者休息放鬆自己;失能父母看到兒女回家探望,內心喜悅更是外人無法取代的,如此與政府提供的喘息服務並用,由家庭消化需求。從家庭結構來看,目前照顧家中長者的人力仍充足。
手足互相幫助確實是個新功課,照顧者身心俱疲而釀成悲劇的事件時有所聞,照顧壓力成為社會的一道陰影。學者建議照顧者可學習「說不」,如「我很累了,這禮拜想休息兩天,你們可以回來幫忙嗎?」手足求援,盡量少以「你們都把爸媽丟給我!」的負面方式表達。長照是世代互助,照顧者也要關心自己的健康,避免成為下一個被照顧的人。
延伸閱讀
精彩全文,詳見336期《現代保險》雜誌。
歡迎加入<現代保險Fb粉絲團>&<現代保險LINE@好友>,每天接受最新保險、健康資訊!
編輯推薦 | ||
財產保險 3童連人帶車被劫走,竊盜險賠
新竹日前發生一起3名孩童連人帶車被歹徒劫走的案件。一名周姓母親開車載10歲女兒、7歲和6歲兒子... | 調查&排名 業務員最優的10家壽險公司大部份民眾對一家壽險公司的第一印象來自業務員,而所謂業務員就包括以各種不同方式,或在不同地點與民眾接... | 醫療、健康保險 醫療險賠不賠 爭議三:「同一疾病」的規範醫療險保單條款,不論在醫療雜費或住院天數,都會有「同一疾病、同一手術或因此引起之併發症,在○○天內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