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預防」勝於「災後重建」 保險如何幫忙?
文/許資旻|《現代保險》雜誌 | 2018.06.15 (新聞)
本文重點:研究指出,每花費1美元用於災難發生前的「抗災能力」,在災難發生後的成本(包括災後清理、重建等)就能節省5美元。

說到自然災害,台灣是最不可能忽視此風險的國家!特殊地理位置,除了造就豐富的生態景觀,更因緯度、身處地震帶,每年颱風、洪水、土石流與地震導致的災難不計其數,今年2月的206花蓮強震帶來17死282傷的重大災難,颱風導致的經濟、人命傷亡更是國人嚴陣以待的天災。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發表的2018年全球風險報告指出,極端氣候已成為排名第一的潛在風險、影響力則排名第二,蘇黎世保險集團(Zurich Insurance Group)日前發表一份報告,針對2013年夏天至今的全球極端氣候與自然災害防制做研究,其中發現平均每1美元花在災害防制上,災難發生後的成本(其中包括災後清理與重建等)就能節省5美元。

報告中舉例,2013年的颶風沙維爾(Xaver)席捲歐洲時,在英國有做好設施防土石流強化的社區,可以在颶風來臨之前就啟動防土石流緊急措施,讓居民能夠有餘力收拾自己的財產,移開危險的設備等,有效地減少財務損失與系統停擺時間。而根據此次經驗,只要在災難來臨前投資約1萬元美金在土石流防護與緊急應變規劃,就可以節省逾13萬美元的經濟損失。

而除了物質上的防範措施,「保險」也是一道必備的防護線!報告指出,適當的保險投保率能加速災後復原,更能讓相關基金會與單位快速地投入災後重建工作。而針對企業,針對多元災害的保單則更具防護功效,提供土石流、火災、汙水處理等其他災難的財損保障。保險絕對是公司必須納入的經濟防制措施之一,不論是經濟賠償、公司運作的快速復原等,保險都是風險管理一環中的重要角色。

延伸閱讀

 

 




編輯推薦
財經時勢
更年期媽媽 逾四成過胖
母親節將至,除了準備母親節禮物之外,也要注意媽媽的健康!國民健康局調查發現,台灣15~64歲媽...
市場訊息
今年首颱尼伯特「保戶風災關懷專區」
國泰人壽:啟動快速理賠服務機制 主動到院關懷台鐵松山列車爆炸事故民眾​ 台灣人壽:強颱尼伯...
市場訊息
永達保經:「10年有成 100分人生」善舉邁向第十年 實現十年百輛復康巴士的承諾
永達社福基金會自97年起,發願以十年時間捐贈百輛復康巴士給各縣市政府,今年再捐贈10台,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