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新聞 醫療、健康保險
懷孕前、後 保險規劃大不同!
文/何楷平 | 現代保險雜誌 | 2018.05.01 (月刊)
今(二○一八)年三月,一名六十二歲吳姓婦女,自然產下一名二千九百多公克健康的男嬰,母子均安,創下台灣有史以來,最高齡自然產的罕見案例。
現代人晚婚、晚生,新生兒人數年年下滑,高齡婦女增產報國的新聞,不但成為新聞話題,也再度引發各界對少子化、高齡產婦的關注。
每四位準媽媽
就有一位是高齡產婦
最新統計顯示,台灣女性平均在三十一歲生第一胎,距離三十五歲高齡產婦的標準,愈來愈靠近。「我遇到的懷孕媽咪,幾乎都超過三十歲,年紀最大的,甚至都快五十歲了,」臺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蔡可欣觀察,高齡生產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二○○六年,全台高齡產婦占比僅十一%,十年後,占比攀升至二十七%。
現在平均每四個孕婦,就有一位高齡產婦。「生兒育女的風險,主要發生在媽媽和寶寶的身上,」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張瑞幸指出,二十年前的婦女,大多在二十五、二十六歲就生第一胎,普遍沒有高齡生產的問題;但如今高齡產婦的比例愈來愈高,「胎兒早產、罹患唐氏症,或媽媽得到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等風險,都會隨著孕婦年齡提高而增加。」張瑞幸說。
也就是說,儘管醫療科技不斷進步,孕婦的身體或體能優勢,依然會隨著年紀增長而逐漸衰退。
孕前的保障規劃
婦嬰險保障媽咪嬰兒
和懷孕有關的保險,分為婦嬰險和婦女險。「婦女險保障的是媽媽本身,婦嬰險則保障媽媽和寶寶,」公勝保險經紀人欣蓬事業部經理吳榆錡指出,兩種保單最大的差異,就是保障對象不同,「不過,如果想要投保婦嬰險,準媽媽的懷孕週數,必須在二十八週內。」
很多準媽媽的疑問是,如果已經有醫療險,還需要投保婦嬰險嗎?事實上,雖然醫療險普遍將懷孕、流產或分娩(生產)的風險納入保障,但僅限特定疾病或醫療行為導致的住院費用,並沒有包括婦女特定疾病、嬰兒先天性重大殘缺等。
延伸閱讀: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富邦證券:2019年投資市場焦點 5G產業發展 關注資訊科技、通訊服務及REITs 等題材的好時機行動通訊技術由最初的1G僅能支援行動通訊,發展到可以傳送簡訊的2G。後來增加了行動上網的功能,之後提... | 市場訊息 富邦人壽:與荒野保護協會、新北環保局與明志科技大學 共同攜手倡議溯源保育河川根據環境部統計全台一般廢棄物總量已年破千萬噸,其中防疫需求下所增加的塑膠製品、免洗餐具等使用,將在民... | 財經時勢 「假農民」現形 6萬人不符資格遭退保
農保加保年齡沒有上限,每個月繳78元的保費,就可享有喪葬津貼、生育給付、身心障礙給付等三大給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