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所謂的「退化性脊椎病變」包含椎間盤突出、神經管狹窄、與脊椎滑脫,其中椎間盤突出與神經管狹窄涉及神經壓迫,而脊椎滑脫則除了神經壓迫之外,還有脊柱結構穩定的問題,在臺灣傳統口語化的稱呼裡,上述三種病症都可以統稱為罹患「骨刺」。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曾仁河表示,退化性脊椎病變的治療方式分為兩大類,一是「非手術治療」,也就是藥物與物理治療,另一則是「手術治療」。藥物治療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各式消炎止痛藥,必要時輔以短暫的類固醇治療,而物理治療包括各種的穿透式熱能療法、與牽引(拉腰),也可以涵蓋中醫的推拿與針灸。
要注意的是,當病症主因是脊椎滑脫時,牽引治療必須格外小心,以免牽引不慎造成滑脫加劇與病情惡化,因此必須由復健科醫師配合脊椎外科醫師的建議加以衡量。一旦治療必須考慮手術介入時,不外乎神經壓迫嚴重、與脊椎因滑脫而結構不穩定。
現代醫學針對退化性脊椎病變的手術治療,在概念上來說,幾十年來沒有太大的改變,簡言之只有兩招:神經減壓與脊柱固定。以椎間盤突出來說,神經減壓靠的是把突出或破裂的椎間盤軟骨切除,而神經管狹窄造成的神經壓迫,則需透過神經管結構的部分移除來做減壓(椎弓切除),至於脊柱固定則是用在脊椎滑脫時的結構不穩定,固定方式又包含骨釘植入與骨融合術。
雖然概念上幾乎一成不變,但方法在近十年來已經有很大的不同了,主要關鍵在於微創手術觀念的引進,組織破壞少、失血量少、手術後復原也快。曾仁河表示,針對脊椎滑脫的治療,微創手術是脊椎外科界的一大重點,也是近十年來脊椎手術的一項重大改變。
其中曾仁河也強調,「脊椎微創手術不一定要自費花大錢」。骨釘與椎間融合器只要健保審查核准後都是可以給付使用的,那麼為什麼印象中需要動輒自費數十萬呢?自費醫材的來源很多,包括高速鑽頭、顯微鏡內視鏡無菌套、止血凝膠……其中「高貴」項目有經皮穿刺骨釘、特殊金屬製的椎間融合器、導航設備(包含「雷納生機器手臂」)、微創手術器材組等,這些高貴醫材涉及使用的必要性與名目的合理性,除了尊重手術醫師的考量外,還需要病人自身的考量與多多諮詢不同的醫師,總之,完全健保給付狀況下也是可以完成標準脊椎微創手術的。
延伸閱讀
歡迎加入<現代保險Fb粉絲團>&<現代保險LINE@好友>,每天接受最新保險、健康資訊!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富邦人壽:長壽≠好命 國人「不健康」存活近9年 不服老2要訣力抗長壽風險 隨著國人平均餘命增加(平均壽命為80.4歲),民眾與老化共存的期間隨之拉長,但平均餘命不... | 市場訊息 富邦證券:富邦存股雙十等權重報酬指數ETN 穩健存股與追求成長兼備 輕鬆追蹤高股息股票近來存股話題成為顯學,財金節目報導如何選股獲取穩定殖利率報酬的內容獲得廣大迴響,富邦證券掌握趨勢推出... | 人壽保險 投資型保單業績狂飆 上半年成長逾200%
受到景氣逐步復甦,以及傳統保單費率上漲的影響,投資型保單再度成為壽險市場最獲青睞的商品。根據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