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件人姓名: | |
| 收件人Email: | |
| 寄件人電話: | |
本週歷經大震盪後,市場迅速恢復平靜,在經濟與企業展望看升之下,預期股市多頭將重新出發,其中又以亞股表現空間大,摩根投信指出,統計MSCI亞太(不含日本)指數近10年單年度報酬與年內跌幅,即使單年內平均出現近兩成的跌幅,但全年度指數仍維持正報酬,顯見股市波動為常態,且無損多頭行情趨勢。
摩根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Tai Hui)指出,股市波動本為常態,2017年幾乎無波動的平靜多頭其實相當罕見,回顧2008年以來,MSCI亞太(不含日本)指數當年度由高點至低點的最大跌幅,平均約兩成左右,但再看全年度的報酬仍以上漲居多,且平均可繳出6%漲幅,若扣除金融海嘯該年,漲幅更達12%,反映出多頭行情期間的波動走勢,並不影響行情表現,且預估2018年股市波動率將攀升回歸正常。
MSCI亞太(不含日本)指數近10年單年報酬與年內下跌幅度統計
|
年度 |
單年度報酬 |
年內跌幅 |
|
2017 |
34% |
-4% |
|
2016 |
4% |
-13% |
|
2015 |
-12% |
-27% |
|
2014 |
-0.2% |
-13% |
|
2013 |
0.5% |
-16% |
|
2012 |
19% |
-16% |
|
2011 |
-18% |
-30% |
|
2010 |
15% |
-19% |
|
2009 |
68% |
-21% |
|
2008 |
-53% |
-62% |
|
平均 |
6% |
-22% |
|
扣除金融海嘯當年平均 |
12% |
-18% |
資料來源:FactSet、MSCI、摩根資產管理、Guide to the Markets,,統計至2017.12.31
註:年內跌幅是指相關年度內由高點跌至低點的最大跌幅
許長泰(Tai Hui)說明,亞洲一向為美國經濟復甦的首要受惠區域,由於美國稅改剛通過,為美國經濟增長帶來額外的助力,另外,美股企業第四季財報表現良好,市場分析師更上調企業獲利成長預估約2%,在此環境下,要見到美國衰退進而影響亞洲市場的機率相當低,市場反轉為熊市的條件並不存在。
摩根亞洲增長基金產品經理張致寧表示,亞洲自2017年開始出現持續性的經濟成長,代表目前尚位於景氣擴張循環的初期,相較於美國景氣擴張循環已進入第9年,亞洲股市未來的增長潛力更大;另一方面,亞洲企業獲利大幅升高,搭配自由現金流量大增,根據Reuters調查2017年亞洲企業股利可望較前年成長12%,創2011年最強增幅。
張致寧還說明,不僅企業成長給力,從估值角度來看,也是亞洲市場勝出,目前美國股市估值已偏高,反觀亞股經過本週連續回檔後,估值再度重回長期平均,更突顯出亞股相較美股便宜,看好資金面仍將重回趨勢向好的亞洲股市。
張致寧建議,看好亞洲企業獲利動能強勁,尤以獲利前景改善的金融股,如中國、印度、東協銀行股,以及政策受惠趨勢的消費消費類股,包括A股家電、肉品、東協乳業與消費族群等後市表現相對看好,建議若逢市場震盪,可相對加碼相關增長趨勢良好族群。
| 編輯推薦 | ||
調查&排名 【2018壽險消費者調查】只買一種險種保戶再購意願低六成保戶還會再投保
單險種保戶再購意願低 破單比破蛋更重要
國人投保率高,平均投保險種卻... | 人壽保險 人生兩大「永久財」 房產、保單 如何活化?俗話說「有土斯有財」,老一輩的人總認為,有錢一定要買房子;然而,也有不少人為了買房、養房,窮到只剩房... | 市場動態 宏利員工請總經理黃大偉勤練中文
台灣保險業界有越來越多的「國際人士」前來擔任高階職位,其中不乏外表是東方臉孔,骨子裡卻深受西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