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訊息
全球最大媒體資訊App 將跨足保險市場!?
文/何楷平|現代保險雜誌 | 2017.11.21 (新聞)

本文重點:有中國版Facebook之稱的媒體App「今日頭條」,有望成為繼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之後,第四家跨足保險市場的互聯網公司。2012年才成立的「今日頭條」憑什麼?為什麼互聯網公司,都搶著賣保險?

坐擁全球6億用戶、有「中國版Facebook之稱」的媒體App「今日頭條」,近來動作頻頻。前陣子才以10億美金,收購歐美知名影音社群Musical.ly,近日再傳出,已多次向主管機關申請保險經紀牌照,將成為繼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之後,大膽跨足保險市場的互聯網公司。

中國互聯網公司賣保險,不是新聞。不過一年之前,2016年,「支付寶」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取得保險經紀牌照,成立杭州保進代理公司;今(2017)年10月,騰訊控股的「微民保險」獲准;同樣在10月,百度入主黑龍江聯保龍江保險經紀公司。

相較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今日頭條」這個新創公司,表現十分亮眼。坐擁6億用戶、1.2億日活躍用戶的今日頭條,可說是全球最大的媒體資訊App,成立至今不到5年,去年營收高達60億人民幣(約台幣272億元),足跡遍及全世界,工程師背景出身的創辦人張一鳴,今年不到35歲,與Facebook創辦人祖克伯年紀相仿,被譽為中國的「祖克伯」。



為什麼互聯網公司,都跑去做保險?

1. 流量優勢

以今日頭條為例,日活躍用戶1.2億、人均使用時間達76分鐘,這種超高流量有利於導流,能成為保險銷售的重要渠道。

2. 變現效率高

流量優勢有利於導流,而用戶數高的公司,也都想涉足金融業務,因為變現效率最明顯。不只保險商品,常見的還包括借貸、理財等產品和服務。

3. 大數據掌握用戶需求

今日頭條沒有編輯、記者,2,500名員工裡,就有1,500名工程師。他們聚焦於大數據分析,後台有上百個「標籤」,當讀者點選文章時,後台就會開始分析用戶喜歡的標籤,建立每位用戶的「個人閱讀DNA」,推播用戶喜歡的題材。每位用戶在今日頭條App首頁看到的內容都不同。

善用大數據分析,能夠增加用戶黏著度,精準開發個人化保險商品。而互聯網公司所擁有的大量數據,也是傳統保險公司所欠缺的。

專家推測,願意和互聯網公司合作開發商品的保險公司,將會愈來愈多,而直接切入保險市場的互聯網公司,甚至也可能逼倒傳統保險公司。不只阿里巴巴、騰訊這些互聯網巨擘,據傳,電商平台京東、入口網站網易、做手機的小米,也都對保險市場虎視眈眈。

 

延伸閱讀:

大數據帶來大風險 拓展商業保險契機!

保險業的刷臉時代

查看原始文章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富邦產險:大數據看事故 不同年齡層最容易發生車禍事故的時段大不同!
富邦產險用大數據看理賠事故!不同年齡層及生活習慣的族群最容易發生交通事故的時段大不同。結果分析發現,...
健康醫療百科
類固醇蚊蟲藥,破皮勿擦
被蚊蟲叮咬,一般人總忍不住伸手抓癢,甚至抓到破皮,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藥師陳麗如表示,部...
財經時勢
壽險資金重返不動產 投資餘額上兆 收租已破兩百億
【本文重點】壽險業投資不動產餘額逾兆元、收租已破200億元,近來更有2家壽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