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從「心」關懷
文/周采萱 | 2014.06.01 (月刊)

上(五)月二十一日下午,台北捷運發生首宗無差別殺人事件,二十多歲的東海大學生鄭捷,在行使中的台北捷運車廂,持刀砍殺手無寸鐵的旅客,造成四人死亡、二十四人受傷,引發社會恐慌。

原本被認為只會發生在其他國家的無差別殺人事件,竟然在台北人最引以為傲的捷運活生生上演,影響所及,不只搭捷運的人潮變少,帶著雨傘、抬頭關注車廂內動靜的乘客變多,支持死刑的聲浪再度高漲。

即便如此,在案發的江子翠站,可以看到許多民眾自發性擺放悼念的鮮花,也有網友發起關懷捷運乘客的行動,充分展現台灣社會特有的溫暖人情。此外,呼籲人們脫離網路世界、關懷兒童心理發展的聲音也多了起來。

如此重大的社會案件,在保險業也引起一波漣漪,金管會保險局在事發當天就要求相關的保險公司儘快理賠,承保台北捷運旅客運送責任險以及傷亡者個人保險的產壽險公司,也都在第一時間出面承諾會立即協助受害人及家屬完成理賠手續。

一名壽險業務經理截取血腥的新聞畫面,在臉書上用聳動的文字提醒民眾注意意外險規劃,不但沒有發揮預期效果,還被批為「有業績沒人性」,被媒體、網友罵到臭頭。

以重大社會案件為借鏡,關懷消費者的保險保障,是保險業務員應具備的能力,然而,關懷的本意是從心出發,而非藉由重大社會事件來恐嚇消費者要周全保障規劃,試想,受害當事人、家屬看到這名業務經理的貼文,會有多麼心痛無奈?

在未知的風險發生前,做好保險規劃確實是必要的,但誰都不想成為犯罪的犧牲品,銷售時如何拿捏分寸,不引起他人反感,值得保險業務員深思。

犯下無差別殺人案的兇手,大多具有反社會人格,儘管先天遺傳是這種人格養成的部分原因,但家長、親友後天的教養與關懷,卻是阻止犯罪發生的關鍵,在這起事件過後,「以人為本」的保險業務員能做的絕不只有賣保單而已,深入客戶的家庭、分析家庭成員可能面臨的風險,與規劃保障的過程中,是業務員關懷客戶的最佳機會,許多透過保險業務員揭發的家暴、棄養的案件,就是最好的例子。

 

 

 




編輯推薦
醫療、健康保險
不讓長壽變成一種懲罰!
根據衛生署調查,台灣有二五五萬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其中失能人數有四十二萬。台灣人口老化的速度世界...
醫療、健康保險
傷害醫療附加險費率 擬調降
今(2013)年初旅行平安險及傷害醫療附加險降價17%,但後者的實際損失率仍有高估現象,保險事...
市場訊息
元大人壽:幫保險買保障 不讓突發事故中斷保障
根據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統計,台灣2018年壽險密度、即每人平均壽險保費支出為新台幣148,86...